- 信息来源:江苏省公安厅
- 发布日期:2017-02-06 00:00
关于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的调查结果反馈
为了更好地掌握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情况,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于2017年1月开展了网上问卷调查工作。现问卷调查已经结束,将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1、参加问卷调查的男性占56%,女性占44%。
2、参加问卷调查的大一学生占13%,大二学生占24%,大三学生占36%,大四学生占17%,研究生以上占10%。
3、参加问卷的学生中生源地是城镇的占74%,农村的占26%。
4、参加问卷的学生每月生活开销是1000元以下的占5%,1000-2000元的占39%,2000-3000元的占47%,3000元以上的占9%。
5、(多选)参加问卷的学生,其生活费来源为父母提供的占86%,奖学金、助学金的占24%,勤工俭学的占68%,自身创业的占23%,各类贷款的占9%。
6、参加问卷的学生中,没有资金短缺问题的占92%,偶尔有的占6%,经常的占2%。
7、参加问卷的学生中,了解校园网贷但没用过的占92%,知道且用过的占5%,不知道的占3%。
8、(多选)参加问卷的学生中,了解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的占78%,了解P2P贷款平台如投投贷、名校贷、嗨钱网的占64%,了解传统电商如阿里、京东、苏宁等提供的信贷服务的占92%。
9、参加问卷的学生中使用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的占43%,使用过分期乐、趣分期的占15%,使用过名校贷、投投贷占19%,使用过蚂蚁借呗占21%,选择其它的占2%。
10、(多选)参加问卷的学生中,通过校园广告了解到网贷平台的占64%,通过业务员推销的占38%,通过同学、朋友推荐的占72%,通过电视、电话、网络广告知道的占34%。
11、参加问卷的学生中,非常了解校园网贷利息费率的占12%,了解一点的占43%,不了解的占45%。
12、(多选)参加问卷的学生中,因投资、创业使用校园网贷的占37%,因旅游、休闲使用校园网贷的占44%,因交学费、培训费,购买学习用品使用校园网贷的占26%,因购买奢侈品、高档化妆品、衣服鞋帽等使用校园网贷的占12%,因购买高档数码电子产品使用校园网贷的占23%,因其他消费使用校园网贷的占3%。
13、参加问卷的学生中,使用网贷会选择分期1个月的占27%,3个月的占49%,6个月的占12%,12个月的占4%,看情况的占8%。
14、参加问卷的学生中,网贷的分期金额500元以下的占37%,500-1000元的占28%,1000-3000元的占22%,3000-5000元的占4%,5000元以上的占2%,看情况的占7%
15、参加问卷的学生中,每月还贷的金额在500元以下的占62%,500-1000元的占13%,1000-3000元的占2%,3000元以上的占6%,看情况的占17%。
16、参加问卷的学生中,每月能够承受100元以下还贷金额的占26%,100-300元的占35%,300-500元的占18%,500-1000元的占13%,1000元以上的占8%。
17、参加问卷的学生中,用生活费还贷款的占47%,用打工兼职赚的钱还的占42%,继续贷款、以贷还贷的占2%,求助父母或亲朋好友的占5%,其他的占4%。
18、参加问卷的学生中,父母知道但不允许使用网贷的占69%,知道且允许的占7%,不知道的占24%。
19、(多选)参加问卷的学生中,因暂时不需要而不使用网贷的占87%,担心有风险的占64%,利息太高的占19%,没听说过的占3%,其他原因占8%。
20、参加问卷的学生中,如果急需用钱,首选寻求父母资助的占29%,向亲朋好友借的占24%,打工兼职的占38%,校园网贷的占6%,其他的占3%。
21、参加问卷的学生中,认为校园网贷有风险、不信任、不使用的占49%,认为无所谓、急需时可考虑的占6%,认为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的占45%。
22、参加问卷的学生中,从来不用校园网贷的占57%,曾经用过、现在不用的占39%,正在使用的占4%。
23、参加问卷的学生中,知道校园网贷有风险的占74%,不知道的占22%,无所谓的占4%。
24、(多选)通过媒体、网络相关报道如何知道校园网贷存在风险的占58%,通过学校、警方宣传教育知道的占73%,通过同学、朋友等亲身经历知道的占11%。
综合分析,大学生基本上能理性对待校园网贷,对其存在的风险有一定的认知,不盲目跟风消费。但是,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相对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轻信他人,而校园网贷或其他网贷平台手续简单,门槛不高,大学生又不熟悉网贷利率换算,极易落入网贷陷阱从而背负起巨额高利贷,个别大学生也因此走上歧途甚至付出生命。对此,高校、媒体、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校园内的宣传教育,使大学生认清网贷平台的真实面目。同时,父母、家人、高校等也应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消费观,消除攀比心理,杜绝拜金主义,从源头遏制借贷高消费,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防御意识和理财能力。(南京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