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
发布时间:2018-08-14  浏览数:
字体:[    ]

这类“提醒”是谣言 不要信也不要传


  “别再吃了,有毒”“注意安全,地铁站被淹”“多一人转发,多一份希望”“扩散!扩散!捡到一张准考证,别耽误孩子高考”……近年来,这类看似是为人着想的“善意提醒”,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里频繁出现。其实,这类貌似关心体贴的“提醒”,实则很多都是谣言。

  谣言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高度“贴近性”

   “陆军总医院陈教授强调:热柠檬可杀癌细胞!”6月初,这样一条养生帖在微信圈里传播,称热柠檬水只杀癌细胞,甚至说这是医药领域有效治疗癌症的最新进展,被证明能够挽救所有类型的癌症患者。养生帖还特别提醒“转发十份给其他人,肯定至少有一条生命将会被挽救回来。”像这样的养生帖还有几个版本,比如热苦瓜水抗癌、热鸭梨水能抗癌,等等。养生帖除了把“柠檬”替换成了“苦瓜”“鸭梨”,其余内容几乎一模一样,而且都打着“陆军总医院陈教授”的旗号。事实上,文中提到的“陈教授”不堪其扰,曾专门发表辟谣声明:“所谓‘热柠檬可杀癌细胞’的网文,系有人假冒我的名义所为,所配发的肖像照也不是我本人,请大家不要相信!”

  “别再喝了!桶装水开封3天后细菌增加227倍”“千万记住桃子不能与西瓜一起吃,会产生剧毒” ……这些谣言,除了涉及食品安全、健康养生,还主要涉及人身安全、政策法规等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高度“贴近性”。

    传谣心态:朋友圈虚拟“熟人社会” 亲友“宁可信其有”而转发

  不少网友表示,面对“提醒式”谣言,实在不知该如何应对,尤其很多是长辈出于关心转来的:“我说是谣言,我妈就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曾经也尝试辟谣,但他们视而不见。”这些谣言看似“无伤大雅”,但也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很多谣言与食品安全有关,出现过“塑料紫菜”“棉花肉松”“假鸡蛋”等。谣言反复出现,会给被中伤的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扰。据报道,今年年初,“塑料紫菜”谣言就导致多地超市下架紫菜产品,不少经销商退货。

   当然,比眼前显性危害更严重的后果在于,此类谣言看似温情体贴,实则误导公众。每一次的欺骗,都将损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消解公众的善意和爱心。

   危害不小,为何这类谣言一再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疯转呢?有关人士分析,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是以“强关系”为主的,“朋友圈”里分享信息的基本都是亲朋好友或同事。在这里转发谣言一般会被认为是出于关心,收到信息的人们往往会收起心中的防线。在这样虚拟的“熟人社会”,谣言就会从这个“朋友圈”跳到另一个“朋友圈”,形成裂变式传播。

  各种以提醒、体贴形式传播的谣言还抓住长辈“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使其自愿转发。一位孩子在外地工作的母亲就说过,今年1月,不少人受到了流感“侵袭”,网上也流传出许多相关谣言,一看到类似网帖,非常担心孩子,就赶紧转发给孩子,也来不及去辨别消息真假。

  传播者所谓出于好心随手转发,往往源于制造者的精心包装。有的谣言以“善意提醒”为名,利用公众善心,让人放松警惕;不少还打着“科学实验揭秘”“有图有真相”“权威人士透露”等幌子;另外,还有的标题十分惊悚,比如“有毒”“致癌”“致死”等,吸引更多人注意。

  造谣动机:或追求刺激,或用流量换收益

  编造提醒、体贴式谣言的背后动机到底是什么?有人纯粹为了追求好玩刺激,故意编造传播一些无厘头信息,把转帖、跟帖多看成是一种“荣誉”,甚至想以此成为“网红”,提高自身知名度。有的是利益驱动,个人或机构为了博取眼球,用流量赚广告费。一位自媒体公号运营者揭秘:当下,部分自媒体与广告商之间形成了一条灰色利益链,阅读量和粉丝数高,会有广告商找上门。一些自媒体利用公众对生命健康、公共事件等问题的关注,将部分谣言穿上“养生”“公共安全”等外衣,以吸引更多的阅读量和粉丝量。自媒体账号有了关注度,广告便会接踵而至,形成了依靠制造“关心式”谣言来赚关注、博眼球的盈利模式。

  还有一些属于恶搞。比如每年一到高考,有人就开始在朋友圈里“丢准考证”。警方提示,所谓联系电话可能是恶作剧,电话主人和造谣者有矛盾,有些号码甚至有可能是“吸费电话”,若回拨并按提示音操作,很可能会被扣除话费。

大量伪科学信息在网络平台传播,会影响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性判断,不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广大群众应具备起码的常识和判断力,克服自己从众、随大流、盲目猎奇等心理,切莫再做此类谣言的传播者。

 

(镇江市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