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州市校园霸凌现象的调查反馈
  • 发布日期:2019-12-31 15:43


         近年来,泰州各级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护校安园工作,提高校园周边见警率,但校园霸凌仍屡禁不止。为进一步了解校园霸凌现状,加强校园普法宣传,泰州警方开展了关于校园霸凌现象的调查问卷,以进一步了解校园霸凌情况,寻找更好的防治途径。现针对调查结果作如下反馈:

          1、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男性占85.71%,女性占14.29%

          2、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中学及以下学业水平的占14.29%,大学及以上学业水平的占14.29%,已就职的占71.42%

          3、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认为取难听的绰号属于霸凌行为的占11.76%,认为言语辱骂威胁属于霸凌行为的占17.65%,认为勒索钱财物品属于霸凌行为的占20.59%,认为借作业抄袭属于霸凌行为的占8.82%,认为过激肢体接触属于霸凌行为的占20.59%,认为触碰身体私密处属于霸凌行为占20.59%

          4、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经历过校园霸凌的占71.43%,未经历过的占28.57%

          5、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身边的人中,经历过校园霸凌的占100%

          6、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曾作为霸凌者欺凌别人的占28.57%,没有的占71.43%

          7、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中,认为霸凌者应该由学校处置的占57.14%,认为应由教育部门处置的占14.29%,认为应由法律部门处置的占28.57%

          8、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被霸凌后选择向老师、家人求助的占100%

          9、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中,85.71%的参与者认为自己被霸凌后会影响身心健康,14.29%的参与者认为影响不大。

         10、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亲眼看见身边同学正被欺凌时,14.29%的参与者会悄悄离去,不惹祸上身,57.14%的参与者会通知老师和家长寻求意见,28.57%的参与者表示会大声向四周呼救。

         11、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14.29%的参与者认为参加霸凌的同学如果只有一次,可原谅并给予教育;28.57%的参与者认为对参加霸凌的同学应立即给予处置;57.14%的参与者认为应根据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而定。

         12、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针对校园霸凌者最严重的处罚,28.57%的参与者认为是记过处分,57.14%的参与者认为是劝退或开除处分,14.29%的参与者认为是进入少管所。

         13、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4.55%的参与者认为霸凌者想通过霸凌行为获得尊重;31.81%的参与者认为霸凌者想通过霸凌行为被认可、使人臣服;27.27%的参与者认为霸凌者想通过霸凌行为获得钱财;31.82%的参与者认为霸凌者想通过霸凌行为满足心理需求;4.55%的参与者认为霸凌者想通过霸凌行为获得家长老师的关注度。

         14、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针对霸凌行为的主因,有20%的参与者认为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有17.14%的参与者认为是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有2.86%的参与者认为是学校的学习氛围不浓;有14.29%的参与者认为是学校对学生性格培养不重视;有17.14%的参与者认为是社会风气不纯;有11.43%的参与者认为是学生间的心理不平衡;有17.14%的参与者认为是个人性格扭曲。

         15、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针对对校园霸凌者的处罚达到某种程度,有35.3%的参与者认为学校应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有35.29%的参与者认为社会公众应对此进行监督和建议;有29.41%的参与者认为应有相关法律约束。

         16、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中,57.14%的参与者认为现有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机制一般,有42.86%的参与者认为现有机制不太能解决问题。

         调查问卷显示,由于主体责任不明确,实际上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尚未形成合力。家庭、学校和有关部门管理上的缺失,以及处理上的不到位,没能及时有效地预防和矫正校园欺凌,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校园欺凌的蔓延。泰州警方将切实加强校园法制宣传工作,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建立防校园欺凌举报平台,组织有关警种到岗执勤,对校园暴力予以重点打击。

 

(泰州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