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对毒品认知防范程度的调查反馈
  • 发布日期:2019-04-15 10:56


近年来,多个明星吸毒的反面案例被曝光,部分青少年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到位,容易效仿明星陷入毒品深渊。为更好地了解现阶段青少年对毒品的认知、鉴别及防范意识,增强青少年禁毒健康教育针对性,南京警方特地展开此次调查,针对13-18周岁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8份,问卷有效率96%,现将具体结果反馈如下:

1、参与调查问卷的人群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

2、参加调查问卷的人群中,小学生群体占17%,初中生群体占27%,高中生群体占28%,中专生群体占18%,已经工作的占10%

3、参加调查问卷的人群中,从家庭方面对青少年有过禁毒教育的占8%,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禁毒教育的占56%,从网络和宣传片中看到对毒品防范知识的占21%,从未接受过或对毒品毫不知情的占15%

4、参加调查问卷的人群中,青少年对毒品相关的基础常识、知识、认知有一定了解的占78.8%,根据问卷,4.33%的人认为毒品易于戒除,25.74%的人群表示不知道“摇头丸”、“冰毒”是什么,可见青少年对毒品名称、毒品认知的模棱两可。

5、参与调查的人群中,58.8%的人群认为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容易传播毒品,35.67%人认为网吧是毒品传播的地方。

6、参与调查的人群中,13.27%人选择在发生上当受骗后自认倒霉,3.34%人表示发现贩毒情况后会离开,43.85%人会选择立刻报警,39.54%表示坚决抵制。

7、参与调查的人群中,22.55%的人群希望开展毒品健康教育,47.61%的人群希望获得防范毒品的技巧,19.36%的人群希望获得吸毒、贩毒的相关反面案例教育。

8、参与调查的人群中,88.7%的人群认为,我们不能对毒品有试一试、尝一尝的念头。10.6%的人对此表示自己根本不会被引诱,3.27%的人群认为自己不主动吸毒,但是被骗吸毒自己也没有办法。

9、参与调查的人群中,近一成人表示只听说过鸦片、海洛因,让学生选择听说过(或见过)哪些毒品时,鸦片、海洛因、摇头丸、咖啡因是学生们认知比较多的毒品,知晓率达95%以上。但有80%的学生不知麻谷、K粉是毒品。有37%的学生对一些流行于娱乐场所的新型毒品的成瘾性和危害性缺乏判断力。

10、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在面对“当最好的朋友邀请你尝尝毒品时,你会怎么办?”的时候,有18.75%的人认为“可以试试,因为我朋友不会害我”;面对“有没有人曾让你尝试吸毒?”这个问题时,有2人回答“有”。

11、参与调查的人群中,面对“假设你不慎吸毒要戒毒或者帮助你的亲友戒毒时,请问你觉得最需要什么?”的问题时,31.6%的认为需要家人协助,28.2%的人认为需要戒毒所,2.3%的人认为无所谓、不需要。

12、参与调查的人群中,40.3%的人群认为缺少家庭关爱是造成吸毒的重大原因之一,38.5%的人群认为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引诱青少年吸毒,21.2%的人群认为是精神空虚才堕落吸毒深渊。

13、参与调查的人群中,72%的人群表示不愿意与尚未戒毒的人打交道,17%的人表示不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吸毒者,其中部分人表示对吸毒者是包容的态度。

据警方统计,青少年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24%是被引诱上钩。青少年容易被“免费尝试”“不上瘾”“能减肥”等错误认识蒙蔽导致涉足毒品,一些毒品贩子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采取多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致使染上毒瘾难以戒断,有些被送进劳教所劳教。在现有青少年吸毒者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吸毒者中80%以上是在不知新型毒品有危害的情况下吸食的。此外就是错误的人生观导致很多年轻人误将吸毒视为时髦和气派的象征。

 

(南京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