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秒变“学霸”?“聪明药”可吃不得!
随着中、高考的临近,待考生们正在紧张的备考中。网络上出现了所谓现实生活中的“记忆面包”——一款吃了能让学生们快速提高成绩的聪明药来袭……“真的有‘聪明药’吗?管用吗?”广大家长们一定要警惕!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这样的神药!所谓“聪明药”主要指利他林等药物,这种药物属于处方药,不会随便卖;长期服用严重的会神经错乱。
半年前,市民张女士发现自己读高中的儿子小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不少。焦急的张女士无意间得知了一款 “聪明药”,对方声称能够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快速提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小周服用了“聪明药”,没过多久小周的成绩果然明显提升。最近,张女士决定让小周停药,却发现小周已经对这种药产生依赖。一旦停药,就会情绪不稳、贪睡、爱发脾气,精神也越来越差,越想越害怕的张女士立即带着小周前往医院检查。
事实上,张女士给小周服用的所谓“聪明药”是一款名为“利他林”的药物。这类药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哌醋甲酯和可卡因在结构和药理上有相似之处,但哌甲酯的效力低于后者,药效长于后者。在我国,利他林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与麻醉药品一样,强制管制。
警方提醒
1、切勿投机取巧。读书是学生的主要任务,高三、初三的待考生们也迎来了冲刺阶段,但还是要提高自身的努力,切莫走上歪路。
2、长期服用可能成瘾。而所谓的“聪明药”,虽然短期内能让人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但它对正常人的智商和记忆力提升没有任何帮助,药效一过人就被打回原型,甚至状态更差,慢慢地,还需要通过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一旦停药,还会出现戒断反应,很容易形成依赖性,乃至成瘾。
3、长期服用有害身体健康。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轻则失眠、头痛头晕、厌食、恶心、干呕、心悸、心跳加快;重则出现抑郁、焦虑、幻觉、震颤、神经过敏,甚至产生自杀冲动。
4、莫相信网店宣传,我国法律严禁个人或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的企业销售药品。《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场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苏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