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0-07-31 15:17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暑期兼职有关情况,帮助大学生避免暑期兼职陷阱,7月13日至7月29日,无锡锡山警方发布了《关于学生暑期兼职打工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现将结果反馈如下:
1、参与者中男女各占72%、28%。
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所在年级60%为大一,20%为大三,17%为大二,3%为大四。
3、97%的参与者赞成暑期打工。
4、83%的参与者认为父母持支持态度,17%的参与者认为父母会尊重他们的选择。
5、71%的参与者有打工经验,23%的参与者经验较少,6%的参与者从未做过暑期打工。
6、88%的参与者打工是为了获取经验锻炼自己,12%的参与者是为了自食其力,赚取生活费。
7、63%的参与者最关心工作时间,14%的参与者认为是锻炼的能力,11%的人认为是薪酬,6%的人认为是工作环境,6%的人认为是工作地点的远近。
8、对于找到兼职工作的途径,71%的参与者会通过招聘广告,17%的参与者会通过同学或老师介绍,6%的参与者会通过中介,6%的参与者会通过父母或亲戚朋友介绍。
9、对于大学生希望找到的兼职工作,57%的参与者想做餐厅服务员,29%的参与者想找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9%的参与者想做家教,5%的参与者会选择其他工作。
10、对于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63%的参与者认为容易,20%的参与者认为一般,17%的参与者认为比较不容易。
11、66%的参与者认为所学的知识有很多能运用到工作中,34%的参与者认为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工作中的并不多。
12、参与者在打工经历中最大的收获,74%的参与者认为是接触不同的人,认识新朋友,14%的参与者认为是锻炼了自己,12%的参与者认为只是赚到了钱。
13、有66%的参与者在打工期间遭受过侵权。
14、参与者遭受过的侵权行为,50%为拖欠或克扣工资,19%为故意延长工作时间,6%的人被骗中介费、培训费、押金等,6%的人误入传销陷阱,2%选择人身威胁及伤害,2%选择低于法定最低工资,2%选择合同或口头协议不平等条约,13%遭受其他侵权行为。
15、当参与者遇到权益侵害时,69%的参与者会找家长或朋友帮忙,11%的人不了了之,6%的人会报警求助,6%的人会诉诸法律机关或各种维权组织,8%的人会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16、对于参与者通过兼职认识到自己所欠缺的素质,有57%的人表示欠缺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17%的人表示欠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12%的人表示欠缺专业知识技能,12%的人表示欠缺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2%的人选择其他。
17、对于大学生暑期兼职打工的建议,54%的参与者认为要通过正规途径进入正规企业或公司,18%的人认为要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15%的人认为一定要签订劳工协议,13%的人认为要谨防网络招聘、“黑中介”陷阱。
综上所述,参与者大多希望在暑期从事兼职工作,家长们大多同意子女兼职并予以支持。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并使大学生获得心理满足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兼职是大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的途径,可以在兼职工作中锻炼自己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但是,大学生在兼职中面对一些侵权问题,无法及时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兼职的管理和指导,主动积极联系一些有信誉、有经验的公司,为有兼职需要的学生提供有安全保障的兼职岗位,帮助学生处理好兼职和学习的关系,积累社会经验。
(无锡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