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公安局开展“文明驾驶电动车,安全出行戴头盔”主题访谈活动
  • 发布日期:2020-09-22 16:25



自《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实施时间和范围的通告》于81日施行后,近来的情况如何,成效怎样?在落实这一专项行动过程中,公安部门具体都做了哪些宣传工作?在专项整治期间,针对没有佩戴安全头盔的市民群众,交警又是如何处理的,相关处罚标准是怎样的?欢迎网民就这一话题与陈市长交流互动。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中午好!这里是泰州市政府门户网站举办的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的访谈主题是:文明驾驶电动车,安全出行戴头盔。参加访谈的嘉宾是:泰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陈金观。欢迎陈市长的到来!

[陈金观]: 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中午好!很高兴来到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借助网络平台与大家一同交流。

[主持人]: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在我国迅速普及,已经成为群众中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驾乘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安全防护规定,群众驾乘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最直观的感受是,自《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实施时间和范围的通告》于81日施行后,路面驾乘电动自行车的群众绝大部分都佩戴了头盔。陈市长,能请您先介绍一下通告施行以来的有关情况吗?

[陈金观]: 好的。根据《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通告》的规定,81日起,我局交管部门即组织警力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行动首日,全警动员、全警上路,共出动警力1800余人次、铁骑280余辆次,采取动态巡逻与定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查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5750起,其中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违法行为5245起,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引导和整治效果。应该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宣传和整治,市民群众的戴盔意识有了显著提高,相关交通违法行为也有了明显下降。在此,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呼吁广大群众遵守法律规定,支持民警执法,规范行车、文明出行,配合我们劝导身边的家人、朋友主动佩戴安全头盔。

[主持人]: 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比例翻倍上升,可见安全意识已经比较深入人心。请问陈市长,围绕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规定,我们公安都做了哪些宣传工作?

[陈金观]: 为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良好习惯,我们利用网上、网下各种渠道和平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引导和宣传。512日,市公安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银保监局等部门,会同人保财险泰州分公司、市邮储银行等单位,在市政府广场开展了“文明泰州•幸‘盔’有你”暨“网上学交规 答题赠头盔”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全市交警部门以交通安全“七进”宣传为载体,会同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学校企业等组织单位,持续不断地加大对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宣传力度;并且,围绕“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联合市电视台在凤凰小学、实验小学等地开展大型主题宣传活动10余场,并协调保险等相关行业,向社会各界赠送安全头盔6000余只。此外,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的主次干道、快速路、高速公路沿线,利用护栏广告、LED显示屏、可变电子情报板,以“戴盔骑行”为主题开展大面积宣传,确保社会面上形成浓厚氛围。网上,交警支队开通“泰州交警”抖音号,策划系列宣传作品11期,累计点击量1467万、点赞数40万;在“泰州交警”微信号,开设网络答题、游戏小程序,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广大网友、市民朋友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累计参与互动人数达50万。并围绕“骑乘电动自行车戴安全头盔”主题,设计了3个系列12幅特色海报,利用双微平台对外推送,进一步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专项整治期间,我们还组织媒体记者随警采访、深度报道,引导市民朋友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全面提升头盔佩戴率。同时,联合中国电信云直播等网络平台,以“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为主题,开展网络执法直播,现场曝光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起到较好宣教效果。

[主持人]:整治工作过程中,针对没有佩戴安全头盔的群众,交警是如何处理的?

[陈金观]: 公安交管部门根据《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首次驾乘电动自行车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人处以20元的罚款,再次违反的将处以50元的罚款。整治工作初期,交管部门还引导没有佩戴安全头盔的群众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站接受学习教育,对签订遵守交通法规承诺书、当场答题满90分的,发放安全头盔一个,全力提升群众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意识。

[主持人]: 感谢陈市长的介绍。下面我们来看看网友有哪些问题需要解答。

[网友]: 驾、乘电动自行车是不是都需要佩戴头盔?

[陈金观]: 2020515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并于20207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具体实施的时间和区域,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我市人民政府于2020629日向社会发布了泰政发〔202042号《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实施时间和范围的通告》,通告规定202081日起,泰州市范围内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

[网友]: 我是一名建筑工人,平时上下班我有安全帽,如果我开车戴了安全帽,算不算是佩戴了头盔呢?

[陈金观]: 我们不提倡用安全帽代替头盔。从安全角度来讲,由于工地安全帽无风挡,在遇到风沙或雨天时,可能会影响行车视线,造成安全隐患。我们建议佩戴符合安全性能,带有3C标志的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专用头盔,在佩戴安全头盔的同时,一定要把安全扣扣紧,并调整到合适角度,不要前仰或者后翘,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地减轻交通事故带来的人身伤害。

[网友]: 骑电动自行车年龄有下限,却无上限?上了年纪的老人可以乘坐电瓶车吗?

[陈金观]: 根据《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年满十六周岁。法律对于骑电动自行车年龄的上限没有规定。但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可以乘坐电动自行车,根据《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名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搭载六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应当使用安全座椅。

[网友]: 请问骑公共助力自行车,需要戴头盔吗?

[陈金观]: 目前经我们了解,公共自行车分两种,一种是公共自行车也就是脚踏式的,另一种是公共电动自行车,是电驱动的。对于公共自行车法律是没有规定需要佩戴安全头盔的,但是对于公共电动自行车则需要佩戴安全头盔。

[网友]: 规定要求一辆电动自行车只能带一名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搭载六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应当使用安全座椅,十六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不得搭载人员。很多家庭会出现需要两个人带孩子一起中短距离出行,没有汽车怎么办?爷爷奶奶八、九十了,去医院怎么办?

[陈金观]: 目前可供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种类还是很多的,也很便捷。比如公交、出租、顺风车等。因此,请广大市民群众选择合法、安全、文明的方式出行。

[网友]: 农村地区公交不发达,打车难打,老人出行很不方便,现在又不允许乘坐电动自行车。老人出行,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陈金观]:大龄交通参与者的身体协调控制能力下降,遇有紧急情况反应不及,加之对交通法规认识不到位,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导致事故高发。从事故地域分布来看,广大农村、城郊结合部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发生人员致伤致死数量高于城区,这与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不愿佩戴安全头盔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建议广大农村老年人出行时能够自觉佩戴安全头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文明出行,保护自身生命安全。

[网友]: 电动车最大的问题就是乱窜、速度快、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些问题不是单单头盔能解决的,对于电动车违规驾驶,执法部门有什么相应措施?交管部门能否强化执法?

[陈金观]: 对于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查处一直是公安交管部门日常工作的重点,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有效减轻交通事故人员伤亡后果,大力提升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文明交通和安全防护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所以,公安交管部门在日常查处非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重点违法行为基础上,加大了对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目的是促进广大市民自觉遵法守法,养成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网友]: 醉酒禁止骑电动自行车,那么喝酒不醉可以骑吗?

[陈金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三)项规定,不得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违者可依据法律规定处以50元罚款。对于喝酒但达不到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的,法律没有规定,但我们还是建议广大驾驶人酒后不要驾驶电动自行车,因为就驾驶人自身而言是无法判断酒后处于何种状态的,另外酒后人的判断力和操作能力有所下降,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驾驶车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还是呼吁大家,酒后不要驾驶车辆,这里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网友]: 停车后头盔放哪里?在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头盔如果被偷是否立案?

[陈金观]: 驾乘电动自行车到达目的地后,如果方便的话,可以将头盔存放于后备箱或者座椅箱中。头盔属于个人财物,如果被偷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网友]: 电动摩托车是否属于电动自行车?可以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吗?对于此类车,交警有何管理规定?

[陈金观]: 按照国标规定,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应当在机动车道靠右侧行驶,遇到道路施工等无法在机动车道通行的情形时,可以临时在非机动车道借道通行。电动摩托车和燃油摩托车一样,符合国标要求、纳入工信部产品目录的应当在注册登记后方可上路行驶,驾驶人应当考取摩托车驾驶证才可以驾驶电动摩托车。

[主持人]: 各位网友,因时间有限,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对于网友们提出的问题,访谈结束后可以在泰州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中查阅访谈实录。感谢大家热情参与,感谢陈市长!再见!

 

(泰州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