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公安走进“12345民生热线”网络直播开展在线访谈
  • 发布日期:2023-12-04 15:09

 

F0595323


为提升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覆盖面,纵深推进“全民反诈”和“无诈建设”工作,1015日上午,江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卢刚率队赴市融媒体中心,参加“12345民生热线网络直播活动。经过前期会商研究、资料梳理、充分准备,本次网络直播活动以全民反诈  共守平安为主题,通过电视、网络向市民朋友答疑解惑。

卢刚围绕高站位部署推进、多维度强化宣传、针对性研判防范、高强度打击治理等4个方面,重点介绍了江阴公安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举措和成效。江阴市局反诈中心领导和民警就易发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环节、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关切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政策解读等形式,进行现场解答和预警宣传,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文字实录: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您正在收看的是,12345民生热线网上直播第   期节目,我是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江阴市公安局的4位嘉宾做客直播间,他们将以全民反诈  共守平安为主题,通过网络向朋友答疑解惑。您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12345或者通过网络直播间参与进来。首先来介绍一下这次参与今天节目的领导和嘉宾,他们分别是

【主持人】江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卢刚

【卢  刚】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

【主持人】江阴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齐明明

【齐明明】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

【主持人】江阴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罗成

【罗  成】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

【主持人】江阴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李子龑

【李子龑】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首先我们请卢刚副局长简单介绍一下江阴公安局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相关举措和成效。

【卢刚】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江阴公安局,对一直以来关注、关心和支持我们公安工作的社会各界及广大网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也感谢融媒体“12345”民生热线节目组给我们提供与大家交流的平台。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在国家大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部署下,严打违法犯罪,严控风险隐患。特别是围绕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防范做了大量工作。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1万名。但在严打高压下,去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高位运行,逆增长态势并未得到扭转,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颗“毒瘤”。为有效压降我市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江阴市公安局按照“党政主导、统筹全局,精准打击、依法严惩,以防为先、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的工作原则,着力构建全行业、全领域、全社会打击治理新格局。我从以下几点向大家介绍下我们江阴公安目前的一些举措和成效。

一是高站位部署推进。我们坚持党政领导和责任落实,将“反诈护澄墙”项目纳入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市委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并在市委常委会作专题研究。今年4月,无锡市委全民反诈”部署会以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先后20余次召开党委会、联席会、攻坚会等,搭建由全市各部委办局、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为主体的反诈工作联络群。针对断卡行动,形成对重点银行、三大运营商的定期约谈机制。同时,我们加强考核推进,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万人发案率纳入对各地、各部门的党建工作考核。同时每周形成《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主要数据通报》,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并传递全市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自5月以来,已通报20期。

二是多维度强化宣传。江阴市局依托各类手段共同打造立体宣传阵地,抓牢防范宣传工作的普及率、精准率、及时率,营造“铺天盖地、家喻户晓”的全民反诈大格局。市公安局主动担当作为,用好传统和网络两大阵地,开展大水漫灌式的海量宣传。打造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两大反诈官方阵地,结合本地易发、频发案件开展及时宣传,目前公众号总阅读量达77万人次、抖音号总播放量为155万人次,同时还组织江阴本地抖音网红,统一培训后拍摄反诈视频,目前投放的9个视频总播放量近100万人次。同时,充分发挥全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实现反诈宣传的社会面全覆盖。市委宣传部牵头融媒体,以最江阴”app在线直播和电视栏目为载体,播放反诈宣讲视频。市教育局发布《全面做好通讯网络诈骗校园防范宣传工作的通知》,指导全市各学校开展校内反诈防宣工作;市住建局、人民银行、三大运营商等部门运用建筑工地围挡、银行、运营商网点电子屏等,广泛宣传“三不一多”。在海量宣传的基础上,利用反诈培训、面对面宣讲等形势,实现效果叠加。市公安局通过多轮面试选拔,组建了一支由26名优秀年轻民警组成的宣讲专班,专班成员先后前往全市大型厂企、各大银行、商业中心等地,面向厂企职工、单位领导、财会人员等开展宣讲共计1000余场。今年7月,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和无锡市联席办的部署,在江阴市联席办的统一协调下,已完成了对全市各乡镇街道财会人员反电信诈骗集中培训,共计培训场次24场,参与培训人员5800余人。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牵头组织全市各派出所开展入户、入企、入所,今年以来面对面宣讲受众已达80余万人。

三是针对性研判防范。一方面,市公安局主动对接互联网科技公司,引进“长矛”“云脉”“金钟罩”等反诈预警平台,提供精准预警数据。反诈中心5名专职话务员在开展电话劝阻的同时,将每条预警信息按照紧急程度分别以红色、橙色指令的形式下发至预警对象实际居住地派出所,由派出所根据市局规定的“一问、二看、三追、四处置、五拓展、六反馈”的“六步工作法”开展见面劝阻与防宣,确保形成工作闭环。1-9月,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共向全市各派出所下发精准劝阻指令19209条,劝导潜在受害人删除涉诈电话15150个,涉诈APP软件及涉诈微信、QQ交流群2300余个,成功劝阻353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近2100万元。另一方面,利用警格+网格双网融合优势,由派出所警力、街道镇网格员等,依托无锡警务平台下发预警数据,开展及时的见面劝阻工作,截至930日,累计推送预警令3.8万余条,见面劝阻3.5万余人,劝防率92.67%。综合以上宣防措施,今年1-9月,我市电诈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16.5%,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是高强度打击治理。在破案打击方面,市公安局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全量开展初侦初查,紧盯线索不放,首创电诈案件探索式打击、集约式打击机制。今年1-9月,市公安局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78名,破案率同比上涨5.1个百分点。在两卡治理方面,今年以来,汇集上级下发、自我排摸、部门传递的线索共计505条,经细致核查、精准研判、深入打击,对119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训诫144人,上报惩戒306人。今年1月在安徽、苏州、无锡等地集中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捣毁窝点3个,现场查获作案用电话卡近2万张、猫池及新型养卡设备100余套、电脑40余台。在止付冻结方面,1-9月,共紧急止付13105笔,止付金额3.17亿元,冻结4481笔,冻结金额1.55亿元,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坚决遏制案件多发的态势。

【主持人】好,谢谢卢局长的介绍,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网友有哪些问题。有一位网友说:现在经常会听到各式各样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那么哪些是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请齐大队长来解答这个问题。

【齐明明】这位网友你好!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比如骗子混进学校班主任组建的家长QQ群里,冒充老师来收材料费、校服费,骗子伪装成淘宝、京东等我们常用的一些购物网站的客服,说你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可以全额退赔,再比如骗子伪装成投资理财大师,声称能够带你做一个高利润、高回报的理财产品等等。电信网络诈骗和我们所知晓的传统意义上的诈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非接触式,骗子一定是在没有和受害人有过任何线下的见面接触,就把钱骗走了。

【主持人】好,谢谢齐大的回复,让我们来看一下网友的留言。这位网友说:前几天我农业银行的卡不能转钱了,后来我去银行里咨询,银行说我的卡被限制了,只能去柜台取现了。我想问一下这是什么情况?我们请罗警官来解答这个问题。

【罗成】这位网友你好,你这种情况应该和目前国家开展的“断卡”行动有关。20201010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系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买卖“手机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1216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人民银行联合发文《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惩戒治理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在该通告中写明,对经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非法出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卡)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公安部对买卖银行卡或账户的个人实施惩戒的通知》实施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卡)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不得新开户等惩戒措施。

也就是说,根据上述规定,你应该是被惩戒了,你名下的所有银行账户都只能去柜台存钱和取钱。你的微信、支付宝等其他在线转账的功能也都被一并限制了。这个限制的时限是5年。

【主持人】好,谢谢您的解答。接下来我们接听电话。喂,您好。

【热线1】喂,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您好,请问您有那些诉求?

【热线1】你好,我经常可以听到社会面上的很多反诈宣传,我们生活中,去医院、银行、学校、社区等等,大街小巷都可以接触到反诈宣传。但是现在诈骗的手法层出不穷,一天一个花样。可是我们老百姓就是不知道反诈宣传的重点在哪里,有没有相对容易记得办法,或者容易上当的手法,和我们讲一下,便于记忆?

【主持人】好的,这个问题我们请李警官来回答一下。

【李子龑】这位网友好,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想也是大多数老百姓的心里话。确实,反诈宣传全国铺天盖地的宣传,还是每天会有老百姓被骗。我们江阴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针对这个宣传重点的问题,一直在做研究。我们统计了今年以来的数据发现,在我们所有的诈骗案件中,其中有六种诈骗手段最为关键,这六种诈骗手法,占我们全江阴电信网络诈骗案的67%,资金占比达到了惊人的90%。这六大类分别是:

1、网络交友类虚假投资、虚假博彩诈骗(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杀猪盘诈骗)

2、刷单返利类诈骗

3、贷款类诈骗

4、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

5、冒充公检法诈骗

6、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这六种诈骗手法,应该说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电信网络诈骗里,最厉害的手法。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自己遇到过,或者说身边的朋友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例如接到自称某某公安局的威胁你涉及一桩刑事案件(那么这就是我们说到的其中的冒充公检法诈骗)

例如现在流行的抖音、快手视频啊,会有人告诉你点一个赞多少多少钱,让你赚到了甜头后开始引导你开始做刷单任务(那么这就是我们说的刷单返利类诈骗)

例如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接到一些电话,问你是不是需要小额贷款,无抵押,低利息,这时候,你要当心了。我们刚才说的贷款诈骗可能就要来了。

例如还有最近很多人遇到的网购之后,有人打电话给你说你买的东西有质量问题,要给你三倍的价格退钱。好了,冒充电商客服诈骗又出现了。

还有就是冒充政府领导诈骗企业主,冒充公司老板诈骗财会人员,冒充老师在家长群里收钱,冒充你的多年好友问你借钱借微信等等,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冒充领导熟人。

最后我们介绍重中之重的,就是宣传的最多的杀猪盘案件,全称应该是叫网络交友类虚假投资、虚假博彩类诈骗。在网络上和你认识后,或以朋友或以恋人的身份告诉你某个投资平台有漏洞,某个股票有内幕消息,某个博彩平台里面有熟人可以暗箱操作,用诸如此类的理由吸引你去投资、博彩,最后让你赌上自己的所有积蓄、房子放手一搏,换来的不是梦想,而是一张立案决定书。

【主持人】好,谢谢李警官的解答,让我们来看一下网友们还有哪些的问题。有一位网友说,我经常会听到有些新闻,说一个人可以被骗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我就很不理解,骗子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法,真的可以骗到一个人倾家荡产吗?我有点不相信,总觉得这些新闻有夸大的宣传效果,这些新闻都是真的吗?我们还是请李警官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子龑】就以刚才我们介绍的六种诈骗手法里分析,六大类中的杀猪盘案件,受害人的受损金额确实都是非常可怕的,你在网上看到的新闻也都是真实的。因为诈骗分子人为了成功捕获受害人的心理,他们提供推荐的一些投资平台、博彩平台,前期不仅可以提现,而且前期也确实让很多受害人尝到了甜头,那你想啊,你认识了一个网友,朋友也好,恋人也罢。他们告诉你怎么操作,说这些都是内幕消息啦,平台漏洞啦,然后你根据他的指示去操作,一晚上真的就到账了几千元,几万元,很多人就会认为这些平台是真的。你看,我可以操作提现啊,我银行卡里确实到账了钱了呀,然后一步步的被套进去。当你在骗子的蛊惑下进行一笔巨额投入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平台就会锁死你的钱,而你在平台上看到的钱,只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之后诈骗分子用局中局继续诱导你投资,例如告诉你,你的账户被冻结了,被风控了,打个比方余额200万元,解除风控要交20%的验证手续费,你继续打钱,40万又没了。受害人最后实在没钱了,骗子就继续怂恿你去网贷、借高利贷、抵押等等,一步步的鲜血淋漓骗光你的血汗钱。所以这种残忍的诈骗手法被戏成为杀猪盘。我们江阴有一起案子,受害人就是抵押了自己两套房子去投资,结果被骗数百万元。

又例如我们刚才说的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安局威胁你,恐吓你,有些受害人出于对执法机关的敬畏心理,相信了对方,根据对方一步步的指挥操作,把自己所有的银行卡汇总到一张银行卡上,然后相信了对方所谓“核实你的资产情况”,然后一次性打到对方所谓的“安全账户”里。那么也就意味着你所有的积蓄在一刹那就没了。多年前我们江阴的一位退休群众,一次性就被骗了80多万,一辈子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就这么没了,令人唏嘘。

所以说,当代的电信网络诈骗绝不再是老百姓概念中的小打小闹,不再是传统的小笔金额,当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可以说真的是一件人命关天的事情。

【主持人】好,谢谢您的回复,让我们来看下一条网友的留言。这位网友说:国家为什么要开展断卡行动?我们请罗警官来解答一下。

【罗成】从近年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情况看,电话卡、银行卡是此类违法犯罪的必备工具,“两卡”泛滥是电诈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危害十分严重。一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犯罪分子大量使用非法买卖的手机卡、银行卡实施诈骗,大批群众因骗致贫、被骗自杀、破产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会反响强烈。非法开办、贩卖“两卡”犯罪活动十分猖獗,全国各地动辄缴获“两卡”上百万张,数以吨计。二是严重危害国家安全。非法“两卡”不仅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根源,也大量滋生恐怖、毒品、赌博、经济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严重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据初步统计,每年仅通过非法买卖的银行卡流向境外的涉赌资金就超过万亿,不断加剧经济金融安全风险。三是严重侵蚀社会诚信根基。非法开办“两卡”的主要是大学生、农民等群体。大学生涉世未深,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犯罪分子蛊惑蒙蔽,个别地方公安机关处理和惩戒的“两卡”涉案人员中,大学生占到了54%。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还未走向社会,便被社会淘汰,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是社会诚信的基石,由于受教育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开卡卖卡队伍中。如果任由非法“两卡”泛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人被裹挟其中,严重败坏社会风气,严重动摇社会诚信根基。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峻形势和“两卡”违法犯罪的严重危害,我们必须出重拳、下重手,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断卡行动,主要全面打击2类团伙:手机卡带队、收卡、贩卡团伙;银行卡开卡、带队、收卡、贩卡团伙。重点打击3类人员:长期专门从事两卡”收购贩卖人员;与东南亚和缅北诈骗团伙等境外团伙直接勾连人员;将“两卡”邮寄至境外的物流公司和中转站人员。通过断卡行动,我们要集中抓获一大批“两卡”违法犯罪团伙,集中整治一大批“两卡”犯罪活动猖獗的重点地区,集中惩戒一大批“两卡”违法失信人员,在全社会营造严厉打击整治“两卡”违法犯罪团伙的浓厚氛围,努力让违法犯罪分子不敢开、不敢收、不敢卖,全力斩断“两卡”开办贩卖产业链,坚决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滋生土壤。

【主持人】好,谢谢罗警官的解答。下面我们接听一个群众的电话:我前一阵子下载了一个正规贷款软件,因为我家里是做生意的,想弄点贷款周转,后来没多久就有骗子打电话给我问我要不要贷款之类的,是不是数据泄漏了出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请李警官来回答下。

【李子龑】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电信网络诈骗,都和我们的个人隐私泄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是个人行为管理不当,导致的个人信息的泄漏,以前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文案告你保护个人隐私,例如有人会发朋友圈晒机票,还有一些网络上的小程序,输入你的名字就可以给你免费算命,算命的确是免费的,但是有了你的名字,对应你的手机号,那么一条隐私信息就到了嫌疑人的手里,就是钱。还有例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街上扫码送小礼品的事情,看似只要扫一个码,然后你确实免费拿到了小东西,像什么气球啊,扇子啊,可以给小孩玩,但是代价是你的微信和对方成为了好友,说不定哪一天你就被这个微信拉到一个刷单群里,群里几百号人都在说自己赚钱了,你听了心动不已,然后就上当了,这就叫诈骗的“引流”。还有的是因为平台的管理漏洞,甚至我们有些案件中确实出现了内部人员(行业内鬼)违法出售信息。还有例如黑客黑了一个平台的数据库,然后出售大量的隐私数据就到诈骗犯手里,那么他们实施诈骗的成功率就不断上升。想想我们的冒充客服诈骗,为什么对方可以准确说出你的名字和身份证号,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归咎于平台,因为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很多地方都有可能泄露,前不久有一个案例,当然不是我们江阴的啊。一个快递公司的业务员,出售自己的管理系统账号给黑灰产人员,直接就泄露了几十万条个人信息,你买的什么东西,家庭住址在哪里,手机号是多少等等。所以我们也在此提醒所有可能会涉及到个人信息数据的各行各业人员,切勿充当诈骗分子的“工具人”。

那作为我们个人来说,自己的行为导致的泄漏或者是非自身因素,导致自己的信息被泄漏了,也不要着急,骗子万变不离其宗的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让你汇款转账。遇到对方可以说出你的很多详细信息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多与官方平台,或者直接去派出所询问事情的缘由,不要嫌麻烦,你越有嫌麻烦的心理,骗子就越得意。

【主持人】好,谢谢您的回复,下面我们继续接听一下电话。现在我在单位和家里,都经常能接触到你们的反诈宣传,前段时间,我家孩子也从学校带回了一份反诈承诺书让我们家长学习和签字,我自己平常倒没怎么接触到你们说的这些诈骗行为,挺好奇的,你们现在反诈宣传的力度为什么这么大?

【主持人】好的,我们请齐大队长来回答这个问题。

【齐明明】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感谢您对我们反诈工作的关注。对于这问题,我首先讲述一下电信诈骗犯罪的打防特点。

相比我们传统的侵财类犯罪,电信网络诈骗有他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作案手法不断翻新。从最早开始的猜猜我是谁、重金求子、冒充黑社会等诈骗手段,逐步更迭变化到现在的冒充客服、虚假贷款、虚假网络兼职、虚假投资理财等等。同样是网络刷单类诈骗,以往仅仅是通过刷单做任务来做诱饵,现在甚至往虚假博彩网站上去诱导,进而实施诈骗。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法很容易就让毫无防备的群众上当受骗。

二是犯罪团伙日趋专业。从犯罪链条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包括网络推广、实施诈骗、资金转移、办证办卡、贩卖公民个人信息和技术维护等多个环节,是一个各环节之间互不隶属、在利益纽带下共同合作的黑灰生态圈。通俗点说,就是除了有专门负责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外,还有专门为诈骗团伙提供支撑服务的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倒卖手机卡、银行卡团伙,转移诈骗资金的洗钱团伙等等。

正是因为这种专业化的分工,使得骗子能够轻易购买到我们的身份信息、电话信息、购物信息等,使得骗子能够在骗到钱后1分钟内把钱从一张银行卡分散到10张甚至上百张银行卡,使得骗子实施诈骗的网站在被公安机关关停一个后又能再开一个新的出来。

这种专业的分工,为公安机关的打击带了极大的困难。比如,我们受害人在意识到被骗,报警后把银行账户信息提供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采取止付、冻结措施时,钱早就已经被分散走,公安机关根据资金流层层追踪锁定的取款人,往往只是一个最底层的马仔。洗钱团伙使用的银行卡也都是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购买而来的,即使根据银行卡信息抓人,抓到的也只是开卡人,而非骗子。

三是抓捕难。为了更好地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处理,以前很多诈骗团伙把诈骗窝点从写字楼里、边远乡村里搬到了深山老林里,搭建个帐篷就开始着手诈骗,吃住在大山里。而在公安机关不断加强打击力度后,现在很多诈骗团伙已经把窝点转移到了境外,在目前政策要求下,跨境案件不仅需要层层上报审批,还要认真研究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在抓捕、取证中应遵循行动地国家规定,跨境抓捕的难度非常大。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一边在猛打,一边在高发。去年开始,我们市公安局党委调整了思路,提出了“以防为先、打防结合”的原则,加大反诈防宣力度,全力压降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势头。我们明确,电信网络诈骗在本质上属于可防性案件,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防范,快破案不如不发案,多追赃不如不受骗。很多时候,我们即使案件破了,骗子抓回来了,但是骗子已经将骗来的钱财挥霍一空,也很难给群众挽回损失。电信网络诈骗作为社会公害,强化打击治理,最终还得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群防群治。刚刚我们卢局开始也讲到我们现在是通过多个维度开展反诈宣传,确保全覆盖无死角,而且多频次的防范宣传更有利于入脑入心。所以现在是全民反诈,我们把各行各业的力量发动起来,共同筑牢防骗的“铜墙铁壁”、织密反诈的“天罗地网”。在此呢,我们也呼吁我们的广大市民,共同关心关注我们反诈工作,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守护江阴人民的幸福平安。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我们齐大非常详细的讲解。接下来我们接听电话,喂,您好。

【热线2】喂,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问题?

【热线2】前几天,我接听到过96110打给我的电话,说我接触到了诈骗信息,请问这个是不是我们公安局的电话?

【主持人】好的,那这个问题我们请罗警官来解答下。

【罗成】96110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专门用于对群众的预警劝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我们公安局通过接收上级公安机关下发、互联网科技公司推送、自主研判发掘等渠道,能够发现一部分正在遭受骗子侵害的潜在受害人。为了及时阻断群众与骗子的联系,我们反诈中心会通过96110反诈专用号码呼叫该群众的电话,首先通过电话提醒的方式,向群众剖析骗子的诈骗套路,点醒一部分已经被骗子蛊惑了的群众。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一种极端情况,就是我们群众已经在骗子的诱导下,把自己的手机设置成了呼叫限制状态,导致我们96110反诈电话无法接通该群众。这个时候,我们会去联系该群众的近亲属,协助开展相关的劝阻拦截工作。所以,当我们群众一旦接到96110的电话时,请务必重视,第一时间接听。当你接到这个电话时,就说明你自己或者你的近亲属正在遭遇诈骗,有遭受损失的风险,因此务必仔细听清楚我们反诈专员剖析的诈骗套路,以及传递的其他重要信息。我们很多群众被骗,往往都是因为不知晓诈骗套路,等到自己的钱被骗子忽悠出去后,才恍然大悟。

【主持人】好,谢谢罗警官的解答,让我们来看一条留言。这位网友说:之前我在接听派出所的电话后,都已经在电话里告诉民警,我知道对方是诈骗了,为什么民警还是一定要来和我见面,再做一次宣传?我们请李警官来回答一下。

【李子龑】在以往的预警防宣过程中,有个别群众,上午接听到了我们96110的反诈预警电话,也在电话中明确告知我们反诈专员已知晓对方是诈骗了。但是到了下午,就拨打了110报警,说自己被骗了。事后经过了解,这些群众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接听完我们的电话后,继续和骗子联系,结果又被骗子洗脑了。为此,我们及时调整了劝阻拦截策略,在电话预警后,我们反诈中心还会通知辖区派出所,再由派出所安排警力对该群众进行一个面对面的防范宣传,帮助群众删除手机内在骗子诱导下加入的一些聊天群、下载的诈骗软件、收到的包含诈骗链接的短信、诈骗网站等等,以进一步确保群众不再轻信,彻底断绝与骗子的联系。在这里,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多支持、多理解我们的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反诈工作。

 

(无锡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