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警察”真陷阱,警惕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 发布日期:2025-01-09 16:14

近期,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诈骗案件死灰复燃,犯罪分子冒充公职人员,以受害人涉嫌犯罪为由实施诈骗,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无锡警方提示:公检法等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进行案件处理,如遇此类情况,都是诈骗!

典型警情

12024122日,事主报警称其父亲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无锡市公安局的,说其父亲之前买的车老板涉及诈骗,要核对相关信息。

220241128日,事主报警称有三个自称法院的人到其家,称其父亲犯事要进屋搜查。

特点分析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以被害人的银行卡、社保卡、医保卡等信用支付工具被冒用,或谎称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要求被害人配合调查,并发送虚假的“通缉令”和“逮捕令”,使被害人陷入恐惧,再让被害人进行“资金清查”或者将钱转入公检法指定“安全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1、公检法等机关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办案。

2、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的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公安机关在逮捕时,必须当面出示逮捕证!

3、公检法等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绝不会要求涉案人员转账汇款。

4、个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是个人账户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切勿告诉他人!如遇诈骗,请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

 

(供稿:无锡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