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冒充孙辈编造紧急情况向老年人行骗
  • 发布日期:2025-04-10 16:30

面对孙子孙女的请求,老人们往往因“隔辈亲”而尽量满足,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一心理,冒充孙辈编造紧急情况,对老年人实施诈骗。近日,两“孙子”装可怜欲骗钱,结果,一个被训一个被抓。

近日,吴奶奶接到一通自称是孙子“小阳”的电话,对方称在无锡与人发生冲突被警方拘留,急需6万元调解费,并再三叮嘱保密。吴奶奶心急如焚,但因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便向儿媳王女士求助,王女士察觉异常,立即联系儿子小阳核实,发现小阳正在公司上班,并未出事,也未曾拨打求助电话,尽管小阳亲自向吴奶奶澄清,她仍半信半疑,无奈之下,王女士选择报警。民警迅速赶到,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孙子诈骗案件,并当即警告骗子停止违法行为,并提醒吴奶奶,遇到类似情况应先核实身份或报警求助,切勿盲目转账。吴奶奶对民警的帮助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后会更加警惕。

无独有偶,靖江市季市镇的张大爷也遭遇了类似骗局。他接到“外孙”小亮的电话,称因聚餐纠纷需2万元调解费,否则将面临6个月监禁,并威胁不要告知父母,张大爷急忙筹钱,但因资金不足向儿子张先生求助。张先生识破骗局,联系小亮确认其安全后立即报警,民警提前布控,在约定地点抓获前来取款的嫌疑人。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诈骗套路分析

1.冒充“孙子”紧急求助

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老年人信息,冒充其孙辈,编造“打伤人”“被警方拘留”等紧急情况,制造恐慌。

2.提出赔偿要求

骗子以“支付赔偿金”“保证金”为由,威胁若不汇款,孙辈将面临“退学”“坐牢”等严重后果。

3.线下交易

为避免被识破,骗子以“担心责骂”为由,要求老年人秘密汇款或现金交易,利用老年人爱孙心切的心理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或现金交易的行为,都是诈骗!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家人应多向老人普及反诈知识,提高防骗意识,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供稿:泰州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