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调查反馈
  • 发布日期:2025-07-11 09:14

 

2025610日至625日,无锡公安发布关于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调查问卷,旨在通过调查,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溺水安全意识,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现将调查问卷结果反馈如下。

1、参与调查者中,家长占60%、学生占30%、其他10%

2、参与调查者中,会游泳但不熟练的占50%,不会游泳的占40%,其中熟练掌握的占10%

3、参与者中,65%会选择去正规游泳馆游泳、20%选择去水上乐园、10%选择海边、5%选择水库、池塘、小河等户外野泳。

4、参与调查者中,身边发生过溺水事件的占60%40%没有。

5、参与调查者中,100%清楚110为报警电话、120为医院急救电话、119为消防电话。

6、关于最适宜游泳的水温的问题,选择18℃10%的,28℃60%38℃20%,不清楚占10%

7、关于有没有严令禁止你的孩子或学生去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游泳或玩水的问题,80%参与调查者经常叮嘱,10%参与调查者偶尔叮嘱,10%从没说过。

8、关于有没有教过您的孩子正确救援或自救的方法,30%的参与调查者教导并联系过;60%的参与调查者口头教育过;10%从未教过。

9、参与者中,32%的人认为儿童为溺水高发群体,这个群体年纪较小,自我保护意识及自救能力相对较弱;33%的人认为青年群体为溺水高发群体,该群体有更多户外及自主活动需求;13%的认为中年群体为溺水高发群体,该群体在认知和行为上相对成熟,溺水风险比其他群体较低;22%的认为老年群体为溺水高发群体,该群体往往受限自身身体机能,安全问题需要关注。

10、参与者中,77.63%的家长表示学校经常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18.42%的家长表示学校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次数较少,3.95%的家长表示从未进行过相关安全教育。

11、关于孩子所在的学校开展防溺水教育的主要内容中,10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预防溺水六不准,野外水域的危险选择,安全游泳的场地及注意事项,溺水时的自救知识和方法,水中抽筋等急救技能,常见错误救援落水者的方法及其危害性,正确救援他人的方法均是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12、参与调查者中,100%清楚认为不带孩子去自然水域、尽量不要让孩子脱离监护人监管视线、帮助孩子掌握自救知识、经常提醒孩子不去自然水域游泳、玩耍、捉鱼是防范未成年儿童溺水的有效途径。

13、关于所在村居(社区)周边水域设置防护措施内容中,49.13 %的参与者选择有警示牌、公示牌;15.79%的参与者选择有防溺水宣传横幅;11.84%的参与者选择有隔离、防护措施;23.24%的参与者选择有应急救生救援设备。

14100%参与者希望通过学校开展防溺水常规课程教育或主题班会,通过学校和社区宣传栏、广播、电子屏等宣传教育,分发相关知识宣传册,社区或学校组织观看防溺水相关视频或专家讲座,每周接收防溺水安全提醒等接受防溺水教育。

15、参与者中,62%认为当地公安机关防溺水教育宣传力度非常到位;27%认为偶尔宣传;9%选择不了解;2%选择没听说过,反映出公安机关在宣传覆盖面及力度上还有待提升。

16、参与调查者中,28%的参与者希望公安部门通过LED大屏等标语宣传防溺水知识;32%的参与者期望公安部门通过警方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学习专业的安全知识;14%的参与者希望公安部门在小区、村社公告栏张贴图文宣传;6%的参与者希望公安部门继续延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方式宣传;20%的参与者期望公安部门实地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12%的参与者希望公安机关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

综上所述,此次调查问卷全面收集了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多个维度的反馈信息。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参与者有着一定的防溺水意识,会和孩子讲授或学习防溺水等安全知识,但仍有部分学校、家庭对孩子缺乏游泳技能培训及学习,学校虽然开展过安全教育,但教育内容及频次可能存在不足,家长及学生在安全知识获取上存在缺失,并在宣传方式及内容的选择上对公安机关、学校表现出了更高的期望。学校、家庭和公安部门在安全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都有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各方应依据调查反馈,有针对性地优化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形成紧密协作的合力,共同筑牢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安全防线。

 

(无锡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