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江苏省公安厅
- 发布日期:2017-03-03 00:00
关于你怎么看待移动互联网“抢红包”的调查结果反馈
为进一步了解社会公众对时下流行的移动互联网“抢红包”游戏的认识,充分了解公众对其中的风险认识,拉近警民关系,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针对性防范指导,无锡市局在无锡市政府网站主页调查征集栏目开展以“你怎么看待移动互联网‘抢红包’?”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现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1.在本次调查中,男性占67.8%,女性占32.2%;
2.接受调查人群中大多为青壮年人,其中21-29岁占53.8%、30-39岁的占35.7%;
3.其中大多数参与者知道移动互联网“抢红包”游戏,比例接近90%;
4.有64.3%的参与者一直有“抢红包”的习惯,有25%人表示是最近开始有这一习惯的;
5.60.7%的参与者表示有空闲时间就会抢;
6.46.4%的参与者表示“抢红包”游戏是过节时喜气热闹的新习俗,32.1%的参与者表示是拉近与亲人、朋友距离的方式,只有3.57%的参与者觉得这是一种赚小钱的方式;
7.在谈到是否愿意为了“抢红包”绑定银行卡?的问题时,60.71%的参与者愿意,并且已绑定;
8、有82.1%的参与者,担心绑定银行卡会产生安全隐患,其中69.6%已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9.调查期间,我们还针对“抢红包”外挂软件提出了几个问题,75%的参与者表示知道有“抢红包”外挂软件。同时,对于非法的“抢红包”外挂软件的危害,大家的认识依次为:盗取银行卡账号、植入恶意软件,耗费流量、花费等、偷取个人私密信息、植入恶意代码以及其他;
10.最后,我们还调查了社会公众对有来历不明的红包认识,在七个选项中,大家对“分享链接抢红包”的警觉性最高,然后依次为要个人信息的红包、拆红包输密码、超200元高额红包、需要扫二维码的红包、“AA红包”、邀请好友共抢的红包。
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参与者对移动互联网“抢红包”游戏这一新鲜事物能够接受,把它作为节时喜气热闹的新习俗和拉近与亲人、朋友距离的方式,并对所谓的外挂软件和来历不明的红包警惕性较高。此外,大多数参与者也担心与银行卡捆绑后存在风险问题,对此,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强针对性宣传,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切实堵塞相关漏洞隐患。同时,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注意防范“微信假红包”网络诈骗,千万不要因贪图小便宜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遭受损失。(无锡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