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全警打击“盗抢骗”攻势凌厉
破获案件498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00余人
徐州全警打击“盗抢骗”攻势凌厉
“太高兴了,真没想到,丢了的手机还能找回来!”4月17日,徐州市公安局“12.8”特大“盗收改销”手机案涉案财物返还活动上,当丢失的手机又回到手里时,市民林女士感叹地说。
公安部、省公安厅集中打击“盗抢骗”犯罪专项行动部署开展以来,徐州警方紧紧围绕“两降两升”总目标,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向“盗抢骗”犯罪发起了一轮轮的凌厉攻势。截至目前,共破获一般“盗抢骗”案件4985起,同比上升80.1%;抓获侵财作案人员2900余名,同比上升72.7%。各项破案打击处理数据和整体绩效均位居全省前列。
从“指导员”变身“主导者”
为了更加快速、准确、直接地侦破“盗抢骗”案件,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徐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抽调精干警力组成7个派驻组分赴铜山、贾汪、邳州等地长期驻扎,阵地前移,第一时间介入案件侦办,打通案件侦破的“快速通道”。
2016年底,贾汪某小区连续数夜丢失老年代步车,辖区派出所调取监控后竟然没有发现嫌疑人的任何踪影。贾汪派驻组得到消息后,立刻赶赴现场重新梳理线索,通过反复研判监控图像发现每一个案发现场都有一辆黑色桑坦纳轿车经过。虽然轿车图像不是很清晰,有些视频中仅露出一点车身,但经过反复比对,确定系同一辆轿车。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陈某。很快,失窃的十多辆老年代步车如数被追回。
同样是在去年底,邳州连续发生多起抢夺街面烟酒店案件,嫌疑人以购买高档香烟为幌,伺机拿起香烟直奔门口接应的汽车,迅速逃离。每次案发都在深夜,监控不清晰,侦破难度大。
邳州派驻组第一时间调取案件周边所有监控,经多日甄别发现,嫌疑车辆使用假牌照,且每次都逃往河北保定某县。于是联合邳州刑警迅速赶往保定,找到100余辆同款轿车进行比对。最终,后车灯一个破损小孔成为关键线索,车主即负责开车门的刘某、负责驾车的王某、负责实施抢劫的赵某3人相继落网。
据统计,自派驻制度施行以来,7个派驻单位的“盗抢骗”案件破案率直线上升,为全市打赢专项行动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分析串并专啃“硬骨头”
数据分析是刑侦工作特别是侦破侵财类案件的不二法宝。在全力配合各单位侦办“盗抢骗”案件的同时,徐州刑警部门从综合、情报、技术大队抽调10名民警成立数据分析专班,把存在关联和共同点的案件整合在一起进行深度挖掘和动态分析,提高主动打击、精确打击能力水平,相继破获数十起疑难杂案,啃下诸多“硬骨头”。
2016年10月,一次例行研判会上发现,徐州周边地区一连六个月频发迷信盗窃案件。嫌疑人以借水喝、借电话用等由头,伺机进入留守老人家中,谎称会看风水,诱惑老人将现金压在屋子某处,趁机偷换钱财。半年间,相似手法作案高达50余起,但因案发地分散,且每次作案人数不定,案件一直没有侦破。“嫌疑人作案有一定惯性,案情有一丝相似就有可能是同一伙人所为。”刑警支队七大队四中队中队长车庆远介绍,他们随即将这些案件串联起来侦查,通过发案地分布情况,大胆推测嫌疑人系来自安徽某县的一个团伙。随即调取所有案发地点至该县的监控,根据案发时间仔细比对,最终一举打掉了这一长期在徐州周边从事迷信盗窃团伙,抓获嫌疑人13名,带破案件60余起,涉案金额30余万元。
刑警支队负责情报工作人员介绍,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通过数据分析串并案件108串,破获案件641起,其中部厅督办案件23起(串)。
大数据助阵攻坚克难
专项行动伊始,徐州市公安局针对区域性扒窃手机、收赃犯罪突出问题,积极探索传统侦查手段与技术手段结合的立线经营新战法,在市区二手机市场潜水作业,成功侦破了公安部督办的“12.8”特大跨省“盗收改销”手机案。破案后,徐州地区扒窃、拎包等街面犯罪大幅下降,市区实现数周零发案。
2016年11月,鼓楼区部分小区发生多起攀爬阳台入室盗窃案,由于老旧小区监控设施落后,线索有限,侦破工作陷入僵局。专案民警改变以往从案到人的思路,仔细梳理攀爬案件高发地在徐人员资料,找到了3名可疑人员,再通过视频追踪比对,嫌疑人被很快确定,案件迅速告破。
徐州市公安局在做强传统手段、夯实刑侦工作基础的同时,深入推进“数据强警”战略,积极推进大数据建模实验,紧密结合侦查实战制作数据模型,研发APP实战软件,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今年2月,云龙区某小区一夜连发三起盗窃车内财物案件,视频监控显示,嫌疑人得手后驾车逃窜。通过技术分析,只能明确车在淮安,且频繁变换车牌号码,无从查起。办案民警到达淮安继续开展工作时,嫌疑车辆已经离开淮安,一路去往常州和南京。
“现有线索零零碎碎,传统侦查方法已无法满足破案需要。”办案民警说,他们将手上掌握到的线索全部打包,融合进大数据系统进行碰撞对比,很快就找到了嫌疑人的落脚点和身份信息,并将嫌疑人擒获。
(来源:江苏法制报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