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19-04-23 15:28
“群众怎么方便就怎么改,服务怎么高效就怎么来”,近年来,江阴公安牢牢把握“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融入集成改革、智慧警务建设大局,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线上线下同步迈进,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跑出了公安机关创新改革的加速度,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广泛了解社会公众、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对江阴公安“放管服”改革的评价和意见建议制定了调查问卷,截至目前,已经收到了大量意见和反馈。
1、参与调查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占比达到94.27%,农业劳动者占比3%。
2、年龄分布在20~40岁的调查者占比69.16%,其余部分在40~60岁之间。
3、大家对公安“放管服”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49.34%的参与者表示非常了解,37.89%比较了解,还有12.78%的参与者表示不太了解。
4、20.96%的参与者认为江阴公安在“放管服”改革方面成效较大的事项是:全市24个户籍窗口本异地、省内外居民身份证办理实现全覆盖; 在新桥政务中心试点身份证自助办理一体机;17.6%的人认为成效较大的是:搭建“江阴公安微警务”“互联网+”服务平台,提供“不见面”“智能化”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户政、出入境、交管等130项公安业务的查询、办理等业务;选择原本由市局层面审批的“未成年人更名”、“投靠类户口”下放至派出所审批办理;省内户籍人员临时居民身份证实行全市通办,其中本市户籍人员工作日当场制作、立等可取,本省异地人员3日内发放的各占16.53%。认为出入境服务中心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增设3个出入境分理点,引入自助签注一体机,扩大紧急办证范围等便民服务成效较大的有14.97%;认为铺设车管业务社会服务网络,与4S店、邮政、机动车检测站展开业务合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改革显著的占比13.41%。总体看来这几项改革成效不分伯仲。
5、调查参与者有98.24%关注了“江阴公安微警务”,说明公安线上工作覆盖面完成度非常高。
6、认为“江阴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最能体现便民高效的服务得票率最高的是市内户口“不见面"办理,占比21.01%;其次18.99%的参与者认为是港澳台再次旅游签注网上申请;17.99%的参与者选择了电子通行证办理;二手房户口查询占比16.83%;重名查询占比13.67%;有11.51%的参与者选择了交警部门的“严在路上”网络直播。
7、对于推进网上办事方面的评价,有80.62%的参与者表示很好,17.62%参与者表示较好,还有1.76%认为一般。
8、当前审批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两部分占比明显:1、31.63%的参与者认为时间较长;2、30.03%的参与者认为所需材料过多。
9、认为对公安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方面表现好的占比达到了81.06%。
10、到政务大厅公安窗口办事,有81.94%的参与者感受到跑腿次数明显减少;不过也有1.67%的参与者表示感觉没有减少。
11、公安工作“放管服”改革以来,有80.18%的参与者感受到办事效率有显著提升,更加便捷;18.06%的参与者认为有所改善;还有1.76%的参与者认为没有什么变化。
12、参与者中有超过半数的参与者(55.12%)对江阴公安在“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表示非常满意;13.78%的参与者认为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需要加强改革工作的宣传科普;10.6%的参与者认为改革还需要更加深入具体;改革事项还需落到实处、对改革的获得感不强、套管理不同步、改革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各占到5%左右。
13、参与者对江阴公安机关下一步“放管服”改革举措最为期待的依次是:24小时公安服务自助超市,占比20.52%;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推行自助缴税、自助照相、自助违法处理,占比19.45%;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在线率100%,“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事项100%,占比17.93%;港澳台自助签注设备向派出所延伸,占比14.74%;开通非税收入网络收缴通道,占比9.88%;犬牌犬证办理电子化,占比8.97%;全面实施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保安培训许可告知承诺制,占比8.51%。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有了更新更高的需求,改革的出发点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社会群众反映的办理业务堵点痛点,以“一次通办、网上快办、延伸近办”为主旨,更快更好地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江阴公安工作“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对目前的改革效果较为满意。百姓对“放管服”改革工作非常支持,并期待以后公安部门能有更好更完善的举措,为民办实事,让百姓生活更便捷、更高效。
(无锡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