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毒宣传教育的调查反馈
  • 发布日期:2019-07-03 15:03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和社会问题,不仅危害人们身心健康,还威胁着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型毒品不断演变,毒品隐蔽性更强,打击难度也更大。为把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推向深入,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了解毒品、抵制毒品,自觉参与到禁毒行动中来,现针对调查结果作如下反馈:

1.参与者有47.34%为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36%为服务行业人员,有8.68%的自由职业和7%的在校学生,25.77%其他职业。

2. 参与者年龄在25岁至40岁之间的占60.5%40岁至60岁的占25.49%18岁至25岁的有7.28%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6.72%

3.参与者性别分别占男55.46%、女44.54%

4.参与者的学历为大学及以上的占有38.94%,大专占23.53%,高中学历占15.69%

5.参与者普遍听说过海洛因、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杜冷丁这几种传统毒品,只有4.81%的参与者听说过古柯碱。

6.参与者普遍听说过甲基苯丙胺(冰毒)、“摇头丸”“K粉”致幻剂、咖啡因、抗焦虑药(安眠镇静剂或安定类药物)、“小树枝”等新型毒品。

7.68.07%参与者认识或接触的人群中不存在吸毒情况,有31.93%的参加调查者者身边有人参与吸毒。

8.认为吸毒会导致死亡的参与者占22.91%,认为吸毒会引发精神病症状的占20.2%,认为会导致吸毒者抵抗力下降的占20.12%,认为吸毒会传播艾滋病的占16.58%11.61%的人认为吸毒会导致不孕不育。

9.96.64%的参与者认为毒瘾是戒不掉的,即使毒瘾可以被戒除,但仍然存在着复吸的可能性;仍有3.36%的参与者认为偶尔使用毒品不会使人产生依赖感,只要意志力够坚定,即使吸食了也可以戒掉。

10.参与调查者中有45.38%是在成年后才对毒品有所了解,有30.25%是在青少年时期,有24.37%的参与者在小学时期已经对毒品有所认识。

11.对于禁毒宣传应侧重的人群,有42.28%的参与者认为应该主要侧重于未成年人,有39.68%参与者认为应侧重于青少年,还有16.02%的参与者认为应侧重于中老年人。

12.此次参与者中,通过电视媒体或网络了解毒品相关知识的占37.74%,由公安或社区进行的禁毒宣传活动了解毒品知识的有31.19%,通过学校开展的禁毒活动了解的有17.61%,通过家人、同学、朋友或他人口中了解到毒品的有8.98%

13.参与调查者中有87.39%接受过禁毒教育或禁毒宣传,有12.61%从未接受过禁毒教育宣传。

14.54.9%的参与者认为应当对吸毒者进行强制戒毒,有25.21%的参与者认为吸毒者会进行刑罚制裁,16.25%的参与者认为吸毒者至少需要受到治安处罚。还有3.64%的参与者表示不清楚如何处罚吸毒者。

15.参与中有97.2%的人对毒品的态度是坚决抵制,有2.52%的参与者表示事不关己,还有0.28%的参与者对毒品愿意一试。

16.普遍参与调查者认为公民平时应当做到:加强对毒品知识的学习(26.27%),保持警惕,不接受来源不明的食物、饮料(25.93%),谨慎交友,不和社会闲散人员走太近(24.03%),拒绝去不正规的娱乐场所(23.77%)。

17.参与调查者中有65.27%的人愿意积极参加警方、社区开展禁毒教育等活动,有23.53%的参与者表示有时间就参加,有10.92%的参与者会带家人、朋友一起参加,还有0.28%的人表示不参加。

18.禁毒主题的文艺演出、电影等是最能吸引参与者的禁毒宣传形式,占比30.55%,其次民警、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公园互动,占比27.03%,再次是禁毒教育动画、游戏,占比21.5%,海报、宣传占比20.92%

19.对于以哪种途径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较为有效的调查,大家的选择比较平均,可以看出大家希望禁毒宣传越全面越好,其中选择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影视作品的占16.7%,选择参观戒毒所等体验感较强的活动的占16.29%,选择亲身参与禁毒志愿者活动的占14.72%,选择通过网络媒体宣传的占13.83%,选择社区举办禁毒讲座、主题活动的占13.48%,选择公共场所禁毒标语、海报、短片的占12.59%,选择由社会知名(有影响力)人士进行禁毒公益宣传的占12.39%

根据调查结果反映,参与者对于毒品的认识相对较高,对于毒品的危害都比较了解,能够积极参与接受禁毒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家对毒品“零容忍”的态度非常一致和坚决,但仍有少部分参与者表示没有接受过禁毒教育,警方会根据此次调查所反映的不足情况,联合学校、社区、公益团体等相关机构,更加细致、全面地做好禁毒宣传工作,普及毒品危害和毒品预防教育,共建无毒、绿色和谐社会。

 

(无锡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