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及家长务必警惕!这类骗术冲着你们来的
  • 发布日期:2024-05-16 14:39

近年来,我们身边发生多起冒充公检法、使领馆工作人员诈骗留学生群体的电诈案件,同学们都出国了,骗子还不肯放过,简直穷凶极恶,无耻之尤!对此,我们需要“苦练内功”,了解熟知以下知识,才能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手法解析

套路一

诈骗分子冒充国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留学生,以受害人国内手机号被冒用涉嫌洗钱、非法集资、诈骗等刑事犯罪为由,要求添加好友并将受害人拉进微信或QQ群,声称必须配合调查、每日报备、不得泄密等,否则会被抓去坐牢或遣返回国。

受害人往往因社会经验不足,糊里糊涂地按照骗子的要求将其账户内钱款转移至其指定的“安全账户”。实践案例中,甚至有上当受骗的留学生被骗子们成功洗脑,在被骗光自己卡内余额后,竟以需要进修报名费、投资等名义向国内家长索要钱款继续打至骗子指定的诈骗账户,造成损失进一步扩大。

套路二

诈骗分子将电话号码伪造成使领馆公开的电话号码,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联系留学生,以有重要文件被扣押、限制出入境、核实身份、验资等理由,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或接受“保护”,最后提供“安全账户”令受害人转账打款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

1202311月,泰州市一留学生在澳大利亚上学时接到一自称“国内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来电,称其国内使用过的手机号码参与一起非法集资案,为洗脱嫌疑、证明清白,需缴纳一定数额保证金。受害人最终上当受骗,先后分3次向骗子指定的“安全账户”转账数十万元。

220241月,泰州市一留学生在英国上学时接到一自称驻英使领馆工作人员电话,称根据最新规定,所有中国在英留学生需进行个人资产验资。受害人不疑有他,最终分3次向骗子指定的账户转账20万元。

警方提醒:

1、遇到自称公检法、使领馆等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予以核实,凡是要求资金核查、转账汇款的一定是诈骗。

2、接到相关陌生电话的留学生,如实在没有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亦可到所在地警察机构、使领馆核实或通过国内家长向公安机关咨询核实。

3、广大留学生群体在国外学习、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关注学习反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只有熟知常见套路,提高防范意识,才能有效避免遭受个人财产损失。

4、一旦发现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立即至所在国警察机构报案或通过国内亲友至公安机关报案。

 

(供稿:泰州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