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9-24 17:18
今年,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省委、省政府配套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7月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将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江苏公安机关应势而动,专题开展了“服务企业促发展”等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江苏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助力提振消费十六条举措》,努力打好政策供给“组合拳”、积极探索江苏公安“特色路”,让一些含金量高、撬动力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捷。记者邀请江苏省公安厅相关警种负责人,就其中几项重点举措进行了详细解读:
1、公安政务“一起办”服务
公安政务“一起办”服务是基于派出所“综窗”现有服务事项,将原本需多次现场办理的公安业务关联打包,为群众提供必要联办、可选择联办的“菜单式”服务,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提交”的联办模式。一是把“多个事项”变成“联办事项”。聚焦派出所“综窗”高频服务事项,梳理形成11项“必联办”、11项“可联办”事项清单,明确具体办理情形。例如,群众在办理“更正出生日期”后,身份证号码也发生了变化,有必要同步办理“改身份证号码”“重新办身份证”“重新办驾驶证”等业务,“一起办”服务会主动建议将上述事项关联办理;又如,当群众办理户口迁入时,住址等信息发生了变化,可以选择是否同步办理“重新办身份证”“重新办驾驶证”等业务,“一起办”服务会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提供同步办理服务。二是把“多套材料”变成“一套材料”。以往,每个单独事项都需要准备一套材料,“一起办”服务变“多次申请”为“一次申请”,相同“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等申请材料直接复用,不再要求群众重复提供,有效解决相同申请材料重复提交的问题。三是把“多表申请”变成“一表申请”。对派出所“综窗”多个事项所需的若干张申请表进行归并、精简、优化,最终形成“一件事一次办申请表”,实现了“多表合一、一表申请”。四是把“多次告知”变成“一次告知”。“一起办”服务,将具有关联关系的“多件事”整合成“一件事”,原本需要逐项告知的内容变成了一次告知,提高了告知内容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升了工作效率,优化了群众服务体验。
今年6月份以来,“一起办”服务在全省192个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试点推行,仅三个月时间,先后为企业群众办理业务34万余件,减材料51.4万份、减跑动83.1万人次。
近年来,江苏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深化公安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形成15分钟公安便民服务圈,全省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超过90%,同时深入开展护企安商行动,99.6%的企业合理诉求得到解决,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做强“警企直通车”品牌,开通出入境“绿色通道”
为方便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江苏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通过密切警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专场服务,为商务人员紧急出境考察和业务洽谈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对符合港澳商务备案条件且有多次出境商务需求的企业提供人员批量备案服务。今年以来,全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已开设企业专场73场,为400余家企业商务人员提供出入境证件加急服务,助力企业抢时机、抓订单、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两年,群众出境旅游需求持续攀升,全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增开各类专场服务,开设一定数量的“潮汐窗口”,为“学生族”“上班族”提供出入境证件延时办、夜间办、周末办、专场办等特色服务。今年暑假期间,全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普遍推出涉校专窗、午间、晚间专场等便民服务,共办理出国境证件及签注14万件次,为市民办理各类加急证件 2273本(张),有力有效应对了暑期办证高峰。
3、新车上牌“一件事”
新车登记上牌历来是群众关心关注的一项热点业务,近年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紧紧围绕“提升群众体验、优化交管服务”目标,持续改进新车上牌流程、压缩办理时限,通过推行通道式查验、推动业务下放外放、推广新车预查验三次优化,新车上牌时间从原来的半天逐步缩短至2小时、再到1小时,但办理过程中仍需提交购车发票、车辆购置税凭证、合格证等相关纸质证明材料,造成群众事前要往返多个部门、耗费大量精力。为此,江苏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公安部、省政府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相关部署,积极探索新车上牌“一件事”这一业务新模式。在工信、金融监管、税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整合政府、企业、社会、金融4类数据,构建起覆盖机动车合格证、税务发票、车辆购置税、机动车交强险、车辆预查验等信息的全量数据链条,实现与相关车企、税务、金融等10余个部门的数据核验共享。
在新车上牌“一件事”模式下,群众通过“交管12123”APP就能自主完成网上选车、购车、投保、缴税、选号、上户等全流程、各事项,并具备智能导办、电子签章、保单核验等功能,支持随机选号、自编号牌、自选快递、自助缴费等个性化服务,既不需要来回奔波多部门,也不需要线下提交证明材料,达到了“减材料、减跑动”的效果。
新车上牌“一件事”的成功实践,带来了多方共赢、普遍受益的良好局面。一是提升了群众办事体验。新车上牌时间进一步缩短至30分钟以内,群众在手机上即可完成业务办理,实现全程办理“足不出户”,新车牌证“坐等送达”,让“少跑腿、快办事”成为普遍感受。二是推动了车企降本增效。开辟线上购车渠道能够有效减少车企在场地、设施、人力等方面的运维成本,同时生产厂家可以根据网办业务数据,精确调整产能,减少库存周期,激发汽车市场活力。三是提高了政务服务效能。通过技术赋能和流程再造,车管窗口每次业务审核时间可减少10分钟,档案整理时间减少40分钟,预计全省每年可减少1000余万份各类纸质证明材料。
目前,这项工作已在常州市进行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效,7月份以来通过新的网办形式办理新车上牌业务近4000笔,受到汽车厂商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江苏省公安厅将对试点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在年内进行全省推广。
4、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云哨”平台
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部署,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同时,创新保护服务方式,形成多项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便民利企举措。特别是无锡市公安机关在支柱产业、领军行业、龙头企业创新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集群的做法,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深受广大企业欢迎。此外,苏州、常州等地也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
省公安厅此次将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云哨”平台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一项举措推出,主要是贯彻落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将工作重点向“源头防范治未病”转变,通过提前发现、主动防范风险,加强“前置保护”,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发生。公安机关将在以往建立警企联络、上门走访等传统措施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和驱动,更新和升级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模式,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力争实现“动作无感,成效有感”的保护服务目标,最大限度追求保护服务工作细致、精致、极致。
在具体实现路径上,以无锡公安机关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做法为基础,整合集成商业秘密预约报案、商业秘密体检等若干成熟的先进经验做法,形成线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矩阵,并将系列保护服务举措同步上云,形成线上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云哨”,在空间上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并行。同时,将保护服务的范围由对专精特新、独角兽、瞪羚等高新技术企业“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向有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需求的广大企业和群众延伸拓展,逐步实现保护服务工作的全覆盖和高效率。
(来源:“江苏警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