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
发布时间:2016-05-04  浏览数:
字体:[    ]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预防与处理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预防与处理

 

  城市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其消防和安全至今尚无良策能保证万无一失,在发生火灾时很容易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研究高层建筑结构特点,把握其火灾发生规律,不断提高城市安全建设。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火灾防控、火场逃生自救能力,立足“自救和互救”基本原则,坚持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各环节的监督管理,有效维护消防设施,严格遵循建筑防火的有关规定。

  一、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特征

  1、火势蔓延快,危害严重,火势蔓延途径多。

  高层建筑内一旦起火,建筑内的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排风道等各种竖井犹如高耸的烟囱,拔火效应十分强烈,可使火灾迅速扩大。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风力也是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建筑物越高,风速越大火灾扩散速度越迅猛。在火灾初期,由于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系统等消防设施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给爆发重大火灾留下余地。

  2、影响火势因素多。

  在高层建筑中,热对流是火势蔓延的主要形式,火风压和烟囱效应是火势蔓延的动力,500℃以上的高温烟热是火势蔓延的条件。

  3、高层建筑楼层高、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

  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密集,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人员惊慌、拥挤,易造成踩伤踩死,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件。

  4、烟雾扩散影响。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不仅浓度大,能见度低,而且流动扩散极快,一幢100米高的建筑物约在30秒左右烟雾即可窜到顶部,给人员疏散、逃生带来了极大困难。

  5、人员拥挤影响。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人员众多,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梗阻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人员疏散速度。尤其是在商场、旅馆、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6、登高路径少。

  高层建筑一旦较高楼层发生火灾,除个别灭火救援人员可利用直升机和举高车(高度也有限)登高外,大多数只能依赖内部楼梯和电梯。不像多层建筑有阳台、落水管,还可用扶梯,甚至徒手。

  7、灭火用水多,供水难度大。

  铺设水带途径少,难度大。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一旦内部自卫消防设施失效,在水泵结合器也无法使用时,消防人员就只能依靠铺设水带实施供水灭火。但高层建筑铺设水带难度比较大。

  二、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价

  1、火险隐患多、概率大

  高层建筑用电量大,存放的易燃、可燃材料多;且高层建筑底部裙楼多为商场、餐饮、娱乐等商业功能区,主体建筑为住宅、办公或宾馆等,体量大,功能复杂,火灾荷载密度大,消防安全管理不严,极易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2、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

  高层建筑中防火分隔处理不好的楼梯间、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垃圾道等竖向井道,通风、空调、排烟系统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变形缝和施工预留孔洞,天井、走廊、吊顶、窗户和受热易碎的玻璃幕墙等,是火势蔓延的主要渠道,

  3、人员疏散困难、易伤亡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内部结构复杂,人员疏散到地面或楼内避难层等相对安全区域所需时间长,而烟气流动速度比人员疏散速度快100多倍

  4、装备要求高、扑救难

  高层建筑高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消防车的登高能力、供水能力达不到所需的高度,直升飞机救助受到了浓烟、粉尘、热气流、飞行空间、停机场地、审批环节、救助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发生火灾时,高层建筑主要依靠内部的消防设施和被困人员合理有效的逃生自救。

  三、应急救援

  1、发现火灾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要牢记“119”火警电话。

  2、邻室内起火,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否则,热气浓烟乘虚而入容易使人窒息。

  3、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新鲜空气。呼吸要小而浅。

  4、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婴儿头上。

  5、初起火时最易扑灭,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

  6、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片刻延误,易成巨灾。

  7、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单、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系牢窗户,再用布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8、开门之时,先用手背碰一下门把。如果门把烫手,或门隙有烟冒进来,切勿开门。

  9、低姿前行,捂口鼻,防止浓烟中毒或高温酌伤。

  10、如果出口堵塞了,则要试着打开窗或走到阳台上,走出阳台时随手关好阳台门。

  四、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对

  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3、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4、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5、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面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也可脱险。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何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

  6、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南通市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