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
发布时间:2017-03-29  浏览数:
字体:[    ]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从而引发多种经济犯罪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从而引发多种经济犯罪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会员卡注册、信息登记、无处不在透漏着我们的个人信息。而相关法律及监管的缺失导致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屡禁不止,引发的经济犯罪层出不穷。个人信息泄露的几种主要途径有:

1、非正规网站注册的会员信息。一些非正规网站以一些噱头十足的新闻或是图片吸引上网者,当用户点击信息时,被告知要注册会员,会员申请表上包括电子邮件、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将有可能滋生诈骗犯罪。  

2、回收旧手机。不法分子回收旧手机后,恢复了手机里面的信息,并通过之前银行的验证短信或与亲友的短信,发现了原机主的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随后,不法分子用假身份证和手机号重办了机主的SIM卡,甚至还可能会利用手机上的相关信息进而盗取机主银行卡内的钱财。  

3、快递包裹单。多数网购族对快递包装袋的处理大多是随意丢弃,很少人有意识地销毁每个快件包装。而在快件包装袋上信息其实包含很多个人信息,比如姓名、电话、地址、订单号等。如果这些信息被别有用心者利用,便可能获知网购者姓名、电话、住址以及一些喜好,甚至推测出家庭经济情况等信息。

4、火车票、机票。通过身份证购买的车票、机票都会印有二维码,其中包含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如果顺手丢弃,不法分子一旦捡到会窃取当中的个人信息。

民警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调研后发现,此类犯罪的作案手段雷同,犯罪分子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如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情况,随后,犯罪分子以国家相关政策如医疗保险、家电下乡等为幌子,实施诈骗。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甚至与绑架、敲诈勒索、暴力追债等恶性犯罪合流。

警方提醒:群众要切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随便在陌生的网站注册账号,尽量不在网站上透漏个人信息,填写个人资料等,从根本上杜绝个人信息的泄露,防患于未然。(南通市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