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港闸警方探索“四方联动”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去年以来,南通港闸警方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破局,充分整合资源,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在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共建”基础上,探索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庭及律师事务所“四方联动”机制,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依托村居“一站式”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公安、司法、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庭等资源,与司法所、基层法庭共同推动“驻所调解工作室”建设。与律师事务所签署共建协议,由律师事务所派出专业律师驻所参与调解疑难纠纷,搭建“四合一”的工作平台。在派出所层面,实现警务与非警务警情的合理分流,抓好先期取证。接处警民警通过执法记录仪现场采集纠纷音像资料,第一时间固定相关证据,严格按照受理、登记、审核、移送、告知、反馈、归档等工作程序进行办理。对公安职责范围的警情由派出所依法处置,需要公安行政调解的,以公安调解为主,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庭积极参与配合,提高了调解深度和效率;对公安职责以外的警情,由司法所、基层法庭、律师事务所合理引导,使调解工作在法律的框架内有序运行,有效提高调解成功率。
会同司法部门建立起滚动摸排、信息通报、矛盾研判工作机制,对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实行滚动排查,全部逐一建档归类,动态准确掌握群众思想状况和诉求。扩大排查范围,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大排查网络,民警深入村居、企业和场所,与纠纷当事人、前科劣迹人员交流沟通,了解诉求,开展纠纷成本折算,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及时介入各类非警务警情,解决了群众诉求渠道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有纠纷咨询律师的意识,有效减少了矛盾升级为治安、刑事案件概率。
分局组织社区民警深入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商贸街区,分发共建律师名片,开展法治宣传服务,引导群众通过正当合法方式和渠道解决问题。通过微信平台推送法律知识和矛盾调处案事例,为群众在线解疑答惑,开展心理疏导,化解矛盾。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第一道防线”作用,社区民警对当时调解时碍于情面签订和解协议的当事人,列为跟踪回访的重点,采取面对面跟进与社区跟进回访相结合的办法,上门和当事人沟通交流。一方面,督促当事人积极履行协议,防止出现反复,酿成新的事端;另一方面,调处化解当事人心中怨气,巩固调解效果,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截至目前,共有效回访当事人200余人次,无一矛盾升级或反复。
(南通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