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
发布时间:2019-06-19  浏览数:
字体:[    ]

梅雨季车辆“避险”有技巧


根据气象台最新天气预报,近日我省淮河以南地区将自南向北先后入梅,并可能伴有连续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为避免雷雨天气给行车安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警方提醒广大车主关注以下几点,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1、提前加固前后车牌

在积水中行车,水浪造成的冲击力作用于车牌下部没有固定的部位,使车牌前后摆动,时间稍长就很容易把车牌冲掉,每年梅雨季都有部分车辆就这样失去了“身份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花几分钟时间,检查4颗螺丝,确保车牌照固定。

2、及时检视窗户密封

为了防止出现“水帘洞”现象,带有天窗的车型应及时对天窗导轨进行清洁,清除小树枝、沙石等异物,防止天窗因“硌伤”造成密封不严,另外,雨中更不适宜开天窗。车辆车门边框密封条也要检查,如果发现密封条已经皲裂,没有弹性,那么最好及时到4S店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及时更换。

3、及时核查车辆保险

为应对开车可能遭遇的风险,建议车主立即核查一下自己车辆的保险险种、期限,最为稳妥的做法是为爱车单独投保涉水险涉水险对路面积水和水浸车的损失都可以赔付。

4、雨中保持低速通行

雨天路面湿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行车必须放慢车速,与前车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应控制在40公里到60公里每小时,并与前车保持5米到10米的距离,这样的话即使前方车辆紧急制动,后车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处理紧急状况。

5、时刻保持良好视野

雨天开车上路除了谨慎驾驶以外,还要及时打开雨刷器,根据雨量大小控制雨刷器的摆动频率;在天气昏暗时行车,驾驶员还应及时开启近光灯和防雾灯;如果前挡风玻璃有雾气,则需开冷气,并将冷气吹向前挡风玻璃;如果后挡风玻璃有雾气,则要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消除雾气。

6、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由于雨中的行人撑伞,骑车人穿雨披,他们的视线、听觉、反应等受到限制,有时还为了赶路、争抢横穿猛拐,往往在车辆临近时因惊慌失措而滑倒,使司机措手不及。遇到这种情况时,司机应减速慢行多鸣笛,保持安全距离,耐心避让,切不可急躁地与行人和自行车抢行,防止撞倒他们。

7、谨慎通行积水地段

暴雨过后,车辆经过有积水或者立交桥下、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时,首先是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水深不能超过排气管的高度,如果超了,应选择其他路线绕行;如水深只淹没小半个轮胎,可以挂一挡,稳住油门,低速直行,一口气通过,切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导致车辆熄火、发动机损坏。

8、选择安全地点停车

驾驶员要留意当地天气预报,车辆停放要注意选择室外地势较高的地方。同时要注意车辆周边不要有新栽植树木,因为此类城市景观树、行道树根基较浅,加上长时间雨水侵蚀,土质松软,容易倾倒压砸车身;遇有连日暴雨突袭,务必不要将车停在地下车库等较为低洼的位置,否则车辆仍然无法逃脱被浸泡的命运。

 

(南通市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