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10“五个更加”书写平安篇章
  • 发布日期:2022-01-18 16:53

过去的一年,南京110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定不移深化现代警务战略,优化升级“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全力以赴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疫情防控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服务人民群众等工作。全年共接报警情728.6万起,救助服务群众287.6万起,调处矛盾纠纷58.8万起。

一、回应社会需求,接处警工作更规范。一是不断完善接处警工作规范。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制定了《110警情处置规范》《警务辅助人员先期到场开展工作规范》《接处警装备使用规范指引》等多项规范,不断完善各类警情现场处置流程,指导民警正确开展接处警工作。通过完善“专家库”“社会化服务专题库”,建立特殊疑难复杂警情、重大警情快速联合会商机制,提升一体化作战能力。二是健全完善接处警工作体系。根据省厅部署和市局“室引领队”改革要求,牵头推进全市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和警务工作服务站、公安检查站综合指挥岗建设,整合数据、信息、视频、警情各类资源,实现图上作战、可视指挥、联动处置,以数据流、信息流构建全新的110服务格局,推动形成统一高效、覆盖全警的指挥体系。三是不断提升接处警工作能力。制定《110接处警实战练兵工作方案》,完善实战培训机制,按照每月不少于一次的要求,采取上门送教、案例剖析、联合教学、视频教学、约课定制、执法巡查、红蓝对抗等多元化手段,全年共开展各类培训35次,受训警力6000余人次。同时通过建立警情案例库,不断更新各类典型案例、教学视频,纳入移动接处警应用,供全局民警参考学习,不断提升实战能力。

二、厉行“再快一秒”,接处警反应更迅捷。一是压缩环节链条,推动指挥调度“再快一秒”。主动源头介入,搭建敏感词智能比对提示模型,提高对重大警情的预判感知能力;完善“一键推”机制,接警调度同步展开,缩短派警时间;固化通播机制,细化面上通播、聚焦点调、跟进指挥“三步走”指令流程,实现“扁平指挥、精准调度、图上作战”。二是统筹科学用警,推动应急响应“再快一秒”。强化分时用警,坚持分时分类、错时用警,对12357种全项110警情,从发生时间和种类等维度,科学划分站所队职责边界。强化专业用警,在主城人员密集区、商业繁华区、进出城咽喉部位,叠加设置应急快反点,特警武警“尖刀”值守,专职接受市局重大敏感警情处置指令。强化显性用警,全年启动全市二级以上高等级巡防勤务、局部高等级巡防勤务,有效增强街面见警率、控制力。三是丰富载体支撑,推动到场处置“再快一秒”。做实“警在网格”,将“3分钟、5分钟、10分钟”到场作为刚性要求,倒逼警务站、派出所优化处警责任区划分,实现最小单元、最近距离的快速反应。推进“机动出行”, 针对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的情况,为接处警站所队街面力量、以及快反点增配警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切实提高处警机动性。实现“全警处置”,淡化警种意识、强化警察责任,重大紧急警情实行跨区域、跨警种、跨任务应急作战,真正做到就近警力无条件、无差别响应先期处置指令,做实快速反应。

三、深化联动共治,接处警工作更专业。一是警格网格融合联动取得阶段成效。会同市委政法委,联合下发《关于试点推进深化南京110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联动共治工作的实施方案》,从市级层面夯实警网融合非警务事项分流工作基础。全年共向各区网格中心流转非警务事项7.4万起,日均204起。二是积极推进12345政务热线对接联动。二是122联动共治更高效。全面启动上线二期122社会应急联动平台,全年共处置联动报警诉求10.6万起,其中联动单位独立承担处置非紧急类报警诉求5.1万起,占比48.2%;会同市建委、水务局、消防救援支队、电力公司、120急救中心、蓝天救援队等联动单位共同处置紧急类报警诉求5.5万起,占比51.8%。三是拓展社会化分流。拓展建立了非警务警情社会化服务专题库,共纳入64家单位进库运行,在遇有开锁、摘除马蜂窝、蛇类侵扰、动物救助等警情直接由指挥中心流转派发社会力量专业处置。全年共分流社会化服务警情49.2万起、日均1350起。

四、推进数字化转型,接处警系统更智能。一是推进“大集中”整合建设,提升110系统运行效能。坚持“大数据+110”融合思路,推进全市五个独立接警区系统、话务、数据集中统一,通过资源整合汇聚更好地服务支撑接处警实战工作。二是创新融入智慧元素,助力110系统智能应用。不断加大智慧应用占比,围绕接警、派警、调度实战需要,搭建智能派警、智能提示、智能语音、智能过滤、智能推送等“五大智能”模型,从源头上助力110接警更智慧。三是构建“双活系统”,保障110系统运行安全。围绕稳定畅通这个最基本要求,研究提出了建设“双活系统”的先进理念,在全省率先建成110异地容灾备份中心,并于2021年投入运行,确保110系统运行安全。四是优化移动接处警应用,赋能接处警警务实战。以移动警务为发展方向,围绕“赋能”核心,持续强化移动接处警系统优化升级,推动110接警、指挥调度与前端处警有机融合,打造了“五个直推、三个小助手”等一系列特色轻应用,为接处警民警提供便捷、智能、高效的数据赋能支撑。

五、践行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更忠诚。一是严格队伍管理。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严格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积极救助群众危难,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二是提升服务标准。大力弘扬警察情怀、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小事”作为公安机关的“大事”,热心耐心真心对待每一起群众报警求助。特别是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建立“红色预警”派警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开展上门劝防工作。全年,南京110对涉及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成功推送反诈中心止付1.1万起,及时挽回群众财产损失8.6亿元。三是持续开展110品牌宣传。连续拍摄了6部《23号接警员》系列微电影,向群众做好110宣传,以反诈为主题的第6部微电影在“110宣传日”当日首映。同时还通过微博、微信开设“23号接警员—您好,南京110”警讯栏目,讲评剖析相关警情案例,解读宣传110报警常识,做好宣传服务。

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的一年,南京110将进一步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勇毅前行,全力做好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供稿:南京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