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04-25 14:35
去年以来,昆山警方以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科学做好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努力构建形成“一门好办”“一次快办”“一网通办”“一流环境”的“昆如意”政务服务新体系,高水平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一门好办”,全力做好服务网点“加法题”。一是升级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推出全省首家县级市外籍高端人才工作和居留“单一窗口”,2021年审批时间再压缩50%、提速至7个工作日内。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实行集中办理改革,统一受理、集中办理,可办事项从原来12项增加至34项。二是全面落实派出所综合窗口改革。在派出所设立综窗,提供出入境、户政1、车驾管等26项群众高频事项综合办理,同时新增未成年子女投靠、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等10个事项免予提交出生证、营业执照等,累计办件61万人次,极大提升“就近办”服务水平。三是丰富车驾管服务渠道。在做强车管所窗口“龙头”的同时,进一步前移窗口,推动高频驾驶证业务下放至14个责任区交警中队,在二手车市场、机动车销售企业建成34家新车上牌服务站,设立22个“邮医银保”交管服务窗口,推动车驾管服务窗口多元化、社会化布局。四是增设自助办理设备。新增购置51台“微车管”一体机、违法处理机(免检机、受理机)及公安便民服务一体机,布置在各交警中队、部分派出所窗口,提供驾驶人体检等更多自助办事项。
二、聚焦“一次快办”,全力做好服务流程“减法题”。一方面是“一件事”协同服务有效推进。对跨部门群众高频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将原来需至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通过部门间内部流转整合成一个办件,实现“一次递交、全程办理”。强化与人社、商务、教育等部门对接,完成“新车上牌”“车辆报废”“驾驶证期满换证”“校车标牌核发”“人才引进”“结婚投靠”六个“一件事”改革事项,累计办件18万件,极大节约了企业群众办事时间。另一方面是落实“二个免予提交”。凡是本级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对首批户籍3项、交警8项业务免予提交户口簿、居住证、交强险等,全面精简办件材料。
三、坚持“一网通办”,全力做好服务在线“乘法题”。一是“不见面办”。做好省政务服务网96项县级公安权力事项标准化维护工作,开发“房产证、社保查询”新端口,对接民政局、审批局获取结婚证、出生证电子证照信息。二是“鹿路通办”。对企业、群众办理公安户籍、治安等业务中涉及的委托书、授权书等,通过昆山市民“鹿路通” APP在线身份核验后可线上提供。同时将“交管12123APP”“电动自行车上牌预约系统”嵌入“鹿路通”平台,拓宽互联网业务办理渠道。三是“手机办”。将“境外人员临住登记、养犬管理、货车临时通行证办理”等功能模块嵌入昆山公安微警务,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累计办件14万人次。四是“跨省办”。在全市所有户籍窗口率先落地长三角地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实施异地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异地出生申报长三角地区跨省通办,“户口迁移”通办范围扩大至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八省通办”,进一步便捷群众办事。
四、聚焦“一流环境”,全力做好服务惠商“除法题”。一是贴身服务“除忧”。针对部分确有外派员工需求的企业,建立出入境证件办理预申报制度,提供咨询辅导、专场办证、延时服务等便利措施;针对企业外派员工,围绕妥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提高安全保密意识、落实防疫措施等上门开展行前辅导培训;针对外派回国人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归后管理服务。二是法治护航“除患”。始终把保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严打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作为工作重心,开辟“绿色通道”,落实快侦必破。三是警企交流“除惑”。定期召开对企服务座谈会,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认真听取、跟进解决企业代表对台胞居住证、暂住人员管理、电信诈骗等方面意见建议,对非公安问题及时流转政府其他部门解决。
(供稿:苏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