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江浦警方“3+”举措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
  • 发布日期:2022-08-05 09:55

今年以来,淮安清江浦警方立足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将打防通讯网络诈骗犯罪作为贯穿全年的重点任务,抢时间、拼速度、建闭环,努力构建“全警反诈、全民反诈”新格局,切实压降电诈发案和群众财产损失,全力推动反诈工作提速增效。

一、线上平台+阵地拓展,推陈出新筑防线。一是筑牢宣传阵地,密集反诈攻势。以传统宣传方式为抓手,在辖区宾馆、快递收发点、餐馆等人流密集区摆放反诈台签,张贴海报,不断渗透反诈知识。各派出所人员利用日常走访、集中清查、上门服务等形式,分发反诈知识宣传单,深入开展面对面交流,跟进防骗宣传热点,揭露不法分子作案手法和常用伎俩,增强辖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二是强化宣传媒介,推进多点延伸。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花样不断增多的实际,及时汇总新型典型案例,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网上渠道,不定期的发送反诈宣传小视频、反诈小常识,营造出全民“反诈”的氛围,最大限度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知晓度,进一步强化全民防诈和反诈意识。今年以来共制作推送微信公众号46条,微信视频号28条,抖音号16条。三是聚焦科技赋能,助力反诈提质。清江浦警方筹措搭建“每案必研”平台,对涉诈案件不漏一案,为打击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涉网犯罪提供有力的证据和线索支撑。今年以来,反诈中心成功止付涉诈资金500余万元,超前预警、劝阻受骗群众1000余人,提前介入涉诈警情100余起,反诈实战效成效显著。

二、集中宣防+定向走访,同频共振全覆盖。一是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宣防成效。清江浦警方为所有民警开通“反诈防骗宣传”视频彩铃业务,充分利用用户播出电话等待接通的“黄金时间”,通过弹出反诈宣传短视频的方式,开展反诈宣传工作,当群众拨打开通此功能的电话号码时,就能在自己的手机上看到反诈防骗温馨提示。此外各派出所根据自身辖区特色,创新推出一系列符合本地实际的反诈宣传举措。闸北派出所创作“反诈日历”,以日历的形式,每天制作一张图片向辖区群众推送,以图示警;白鹭湖派出所在立夏期间开展“反诈蛋、防坏蛋”主题活动,将反诈标语贴在鸡蛋上,向辖区群众更加直观输出反诈信息,传递“守牢钱袋子”的概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反诈宣传教育,以点带面,从个人到单位,逐步发酵宣传成效,形成人人宣传、人人知晓的宣传氛围。二是主动警务前移,多维宣传抓常态。各派出所主动将防骗宣传结合到公安机关疫情防控、入户走访、巡逻盘查、窗口接待等日常警务工作中,节约警力资源、避免重复劳动的同时,确保宣传触角延伸到各领域、渗透到各层次;同时充分调动各领域、各行业参与宣传的积极性,横向覆盖学校、企业、银行等重点单位、部位的全方位、网格化宣传格局,在辖区范围内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三是扫楼扫街行动,不留宣传死角。组建由民辅警、网格员和反诈志愿者协同参与的反诈宣传队伍,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常见形式、特点和宣讲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门培训,分批次至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反诈宣传教育活动,以专业宣传队伍保证良好宣传效果。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通过逐门逐户上门走访,发放反诈宣传单、面对面讲解宣传、签订反诈承诺书。

三、精准分析+查漏补缺,层层压紧抓实效。一是强化源头劝阻。警方加强与银行、网络运营商等单位的合力协作,强化预警劝阻,堵住监管漏洞,加强网络治理,齐抓共管,确保事前及时预警,第一时间封堵涉嫌诈骗的社交账号及网址、冻结诈骗银行账户,从源头铲除电信网络诈骗滋生土壤。二是强化预警研判。全警反诈工作开展以来,分局依托“金钟罩”小程序,一旦发现本辖区群众遇到诸如刷单、贷款、冒充公检法、网络赌博等诈骗的系统预警,由收到推送信息的责任民警对可能正在被骗的群众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人工预警、应急劝阻。此外针对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态势,着力打造合成作战室,专人专案开展侦查工作,做强前期研判、经营、串并、取证等环节,形成合成作战格局,实现多维、多途径侦查破案。认真总结侦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经验,利用数据研判分析潜在风险,挖掘潜在受骗群体,开展针对性防范,不断提升打防能力,全力压降电信网络诈骗警情。三是强化查漏补缺。全面梳理近年来受骗群体台账,切实掌握人员底数和情况。对照台账每月对受骗群体逐一进行走访。通过与受骗者沟通了解被诈骗过程,认真研究诈骗手法,再次向受骗者进行反诈宣传,第一时间将最新的诈骗手段、方式带给他们,提醒受骗者避免再次被骗。近期共走访受骗群体400余人。

 

(供稿:淮安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