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2-20 14:51
2024年,宿迁市公安机关无重大执法过错、无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发生数同比下降17.9%、检察监督数同比下降3.9%……宿迁市公安局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从优化运行机制、创新数智赋能、做强专业队伍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有效提升执法办案质效。
机制牵引,执法办案更规范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一起简单的打架案件现场处置竟然出现了执法瑕疵。”宿迁市公安局湖滨新区分局某派出所民警小杨深有感触,1月21日,他在现场处置打架警情中因执法记录仪使用不规范而被所里扣了执法考评分。
对执法问题进行动态纠偏,宿迁市公安局建立“警情日清零、案件月清结、积案季清查”管理机制和执法正负面清单通报制度,常态开展“地毯式”执法体检、“跟踪式”监督整改,对执法源头、过程监督、问题查纠等方面进行“全流程”管控,深挖潜在执法“病灶”,去年以来,已评查警情案件11.5万起,实现执法风险精准评估,执法问题全量整改。
创新执法管理点调模式,宿迁市公安局强化三级执法管理体系运行,以可视化互联方式对执法管理工作定期远程调度,对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案管室运行以及法制民警、法制员履职情况进行日常巡查,对相关案事件处置进行会商、提供法律服务保障,对法治公安建设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调度推进。
压实警种部门执法监督管理责任,宿迁市公安局建立“警种负责+法制联动”双向考评机制,形成执法监督“一盘棋”。同时,规范执法月度提示、挂牌督办、落后表态等措施,充分发挥执法警示惩戒作用。
数据赋能,执法监管更智慧
“昨天下午来的刘某已经接近23个小时了,请注意不要超期传唤。”在洋河新区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民警李超看着墙上显示屏上“红色预警”向同事提醒道。
为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需要,宿迁市公安局专门研发了智慧执法办案管理平台。该平台聚接报案管理、执法办案、案件管理、涉案财物管理、赋能服务5大中心295个子场景模块,具有数据动态监测、风险等级评估等功能,实现“推送-整改-反馈-确认”智能闭环管理,累计推送预警信息1.2万余条。
深化智能应用,宿迁市公安局在优化新警综平台电子笔录、远程视讯等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应用现场执法“警捷通”、远程通案“云案通”、案件审核“智察通”、责任倒查“一表清”等“小快灵”实战系统,以数据赋能激发智慧法治建设新动能。
与此同时,宿迁市公安局建立“点单式”法律供给机制,制作涉伤类警情处置、治安调解现场执法标准等15个场景教学视频,为基层执法提供优质“教材”。
精准画像,执法队伍更专业
为建强执法专业力量,宿迁市公安局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专门配备法治服务保障专班,建立刑事执法、行政执法、执法监督3支攻坚团队,既靠前服务,也全程指导,为执法办案提供24小时在线指引服务,执法审核、监督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优化专业流程,宿迁市公安局整合资源集中供给办案,强化装备保障和功能升级改造,3家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通过省级“星级”验收评定,坚持“应进尽进、能进则进”,实现全部刑事案件和重大复杂行政案件在中心办理,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实现执法安全事故“零发生”。同时,还对全市9个接报案中心,115个接报案室实施“换、扩、升”工程,源头执法质量不断提升。
为提升专业能力,宿迁市公安局还积极探索执法办案积分模式,从“率、量、质、效”四个维度量化评估,对全市法制民警、法制员、办案民警执法状况精准画像,积分结果作为表彰奖励、职级晋升、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民警执法办案内动力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