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
发布时间:2018-03-15  浏览数:
字体:[    ]

“3.15打假”:辨识假货“四步走”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近年来,无锡警方坚持“服务民生、保护品牌”导向,常态化推进打假“利剑”行动,严厉打击整治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生产销售假劣家居建材、工业器材、车辆配件、日用百货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惩处了一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怎么才能辨识“假货”呢,无锡警方来支招:

一、典型案例

案例一:樊某某等人生产、销售假冒品牌洗衣粉案

20177月,无锡市公安局会同江阴市公安局捣毁一专门从事生产、销售假冒品牌洗涤用品的“黑窝点”,抓获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嫌疑人樊某某等人,查获假冒生产用搅拌机、灌装机、封口机、缝袋机,以及各类生产用原材料20余吨和少量装袋成品。该案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

案例二:曾某某等人生产、销售假冒卷烟案

20179月,无锡市公安局会同市烟草专卖局抓获涉嫌销售伪劣香烟的曾某某等犯罪嫌疑人,捣毁制售假烟窝点5个,查获伪劣香烟3000余条,涉案金额80万余元。该案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

案例三:曾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20179月,无锡市公安局摧毁一个生产、销售假冒“惠普”等品牌打印机、硒鼓犯罪团伙,现场捣毁7个生产、加工、销售假冒“惠普”牌打印机、硒鼓窝点,抓获曾某等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假冒“惠普”、“佳能”牌打印机成品及半成品600余台,硒鼓成品及半成品362件,以及包装、外壳和硒鼓配件数千个。该案被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评为2017年度十大经典案例。

二、防范小贴士

为防止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以参考“望、闻、问、切”四步法,减少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避免上当受骗。

1、“望”:即看外观,留心商品外包装、商标、字体及颜色等,抓住细节,往往假冒伪劣产品包装粗糙,商标、字体模糊且颜色发黄等;

2、“闻”:即闻味道,制假售假者为节约成本,多使用低价甚至劣质的外包装和原材料,部分商品会有不同于正品的味道甚至是刺激性气味;

3、“问”:即问来源,消费者在购买时要问清商品有无正规生产厂商、是否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购买时主动索取发票等;

4、“切”:即要体验,消费者可对商品进行触摸,假冒伪劣商品多做工粗糙,手感远不如正品;亦可通过对商品功能进行感知体验,正品舒适度明显高于假冒伪劣产品。

最后,无锡警方在此提醒消费者,切勿贪小失大,要坚决向制假售假Say No!一旦发现商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勇于维权。

 

(无锡市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