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3-12-08 10:00
刑事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44.5%,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87.3%,电诈止付冻结9.73亿元,累计抓获各类逃犯1365名,同比上升84.2%……这是今年以来连云港公安在打击犯罪、保民平安大考中交出的亮眼答卷。
连云港市公安局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体系建设要求,坚持力量向实战聚焦、资源向中心汇聚、手段向破案发力,以做实建强合成侦查中心为龙头,加快构建具有连云港特色的实战化智慧侦查体系,有效提升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核心战斗力。
攥指成拳,实体化运作侦查中心
走进连云港市公安局合成侦查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实时显示当日重点警情、刑事案件等情况的数字大屏,民警们通过融合公安网、互联网、图像专网、政务网等全网资源的海量数据,开展精准研判,为打击犯罪配置“最强大脑”。
连云港市公安局紧盯实战化、数字化、一体化方向,理清“市、县、派出所”三级侦查职责清单,汇聚力量、手段、资源三大要素,组建市县两级合成侦查中心,打造智慧型合成作战实体。
两级合成侦查中心由刑侦部门主导,经侦、食药环、禁毒等11个警种部门力量进驻中心,汇聚公安内外部数据资源,引进研判应用工具,打通快速调证通道,整合接入各类前端,实现多警种同步上案、线索案件合成研判、犯罪态势定期分析、大案要案定向攻坚的良好工作局面。今年以来,连云港市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案件全部做到“即发即破”,现行命案24小时内全破,接连攻克最长31年命案积案2起,协破外地命案积案5起,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7.4个百分点。
“合成侦查中心的实体化运作,推动了机关发挥手段资源优势直接破大案、攻要案,确保基层减负增效,集中精力破小案、防发案。侦查力量融合、手段集成、资源共享的优势叠加,激发了1+1+1>3的破案打击效应。”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负责人表示。
重塑机制,流程化侦办案件
“民警破案真快,我被盗的电动车不到一天就追回来了!”近日,东海县公安局牛山派出所接刘女士报警,称其一辆红色电动车被盗。办案民警立即向县局合成侦查中心发出“订单”,“火狐”战队秒级响应,通过视频追踪、合成研判快速锁定目标,当晚抓获犯罪嫌疑人,追回被盗电动车。
民生案件“快侦、快破、快追赃”,既是群众的呼声关切,也是连云港市公安局智慧合成侦查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点目标。连云港公安创新实行“中心主研、战队主战、派出所主防”的三级联动作战模式,打造侵财犯罪“小案快侦”标杆品牌,将大案小案全部推上“流水线”侦办,用攻大案的方法破小案,走出侦查破案集成化、流程化、科技化的新路子。
连云港公安探索“战队化”运行模式,组建打击侵财犯罪等跨警种战队和专业攻坚小组,全面落实“快勘查、快比对、快追踪、快抓捕、快挽损、快倒查”“六快”工作要求,细化盯案侦查、快侦快破、侦研一体、考核评价等机制流程,实现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以体系打流窜,不断提升打击效能、提高挽损力度、筑牢防控根基。今年以来,该市传统侵财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35.2%、发案数同比下降28.3%,破案率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
智慧赋能,科技化打防犯罪
今年6月,连云港市县两级合成侦查中心在侦破一起盗窃金店案时开启“头脑风暴”,仅用2小时就锁定犯罪嫌疑人及其藏身地点,5小时抓获嫌疑人并追回全部被盗首饰,挽回损失130余万元。
连云港市公安局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识别等智能化手段研发合成侦查平台,搭建场景智慧化侦查模型,对各类案件实时自动运算、自动串并、自动研判,并依托“中心派单、基层提单、战队接单”以及“基层提出需求、中心接收请求、警种部门精准支撑”的双向联动机制,为实战单位提供明确目标、精准数据和具体线索,让打击犯罪更加智能、专业、高效。今年以来,共形成研判报告2100余份,协助破获各类案件3300余起,落地打击占比80%以上。
连云港公安以数据赋能最直接、处警办案最实用、基层一线最需要的图像资源手段为支撑,持续加强智能感知设施建设,创建小区、校园、医院等智慧安防“微单元”,在县区、派出所组建视频侦查专业队和小组,落实现场视频必勘、必采、必研制度,有效提升了破案速度和精准度。
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连云港市县两级合成侦查中心还联合反诈中心完善快打数据模型应用,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预警系统,打通“黑灰产”监测通道,统筹开展全要素研判、全环节侦控、全链条打击,电诈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9.5%。
(供稿:连云港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