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3-04-06 10:42
近年来,盐城阜宁县公安局在市局党委坚强领导下,在市局法制部门直接指导下,以规范现场执法活动为着力点,立足本地治安实际和警情特点,紧盯执法监督、执法考评、执法保障、执法培训等源头执法规范,精准运用“学、练、用、查”四字诀,全力提升现场执法水平、展示队伍执法形象。2022年,在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中获评优秀。
一、“学”字当先,全面夯实理论“基准线”。围绕“规范执法、文明执勤、热情服务、展示形象”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学法、执法管理委员会会议普法、法制员月度例会讲法制度,大力推进现场执法规范化,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部署到位、行动落实到位。全年召开各类会议18场次,80名民警先后获得法律职业资格、高级执法资格,全局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5.14%。针对面上执法执勤常见问题和易错环节,建立每周经典案例交流、每月执法质量考评、每季法制大讲堂制度,剖析问题原因、细化整改措施、严格规范执法。同时,将全局执法单位分为3个分片,落实法制大队专业力量包干制度,定向开展指导、监督以及送教上门服务。累计开展执法培训20余次,受训人员1500余人次,分享典型案例40起,板湖派出所和兴阜派出所的典型案例获评市局现场执法标准优秀案例,全局现场执法问题数据较去年同比下降18.7%。注重人性、理性、柔性、智慧执法,针对接处警敏感性强、涉及群众量大等特点,先后出台规范现场执法执勤工作“双十条”和柔性执法若干措施3部,用制度引领规范化执法,不断提升全局现场执法规范化水平、优化执法规范化环境。
二、“练”字为要,全面打通培训“纵贯线”。坚持以实战为导向,定期开展现场警情处置模拟演练和红蓝对抗,提升民警在不同执法场景、突发案事件处置的“条件反射式”“教科书式”应对水平,先后开展演练3次,发现、整改执法规范问题隐患56处。以所队为学习单元,扎实开展执法能力提升“周周练”、知识要点“月月考”活动,全警执法执勤应知应会测试达标率达99.6%。高度重视先进典型选树培育,以向阳派出所获评“治安调解”现场执法示范点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单位“头羊效应”,以点带面推动现场执法规范化,在全局掀起学“向阳”、做“向阳”比拼热潮,全力打造现场执法规范化阜宁品牌。坚持“练警先练长”,推行领导干部带头警情处置和案件办理机制,严格落实所队领导“一月一考”活动,领导干部法律素养和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一线执法执勤单位“一把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或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达28.9%,所队长带头处置警情900余起。
三、“用”字出发,全面贯彻执法“标准线”。围绕接警出警、装备携带、现场封控、勘查调查等必要环节,制定出台接处警首接负责、过错责任追究、警情回访、投诉属实倒查等八项制度,把规定动作、法言法语、标准流程规范起来、固化下来、执行到位,形成简明易记、方便操作的基本规范,并在实战中不断磨合强化。先后与执法执勤单位分管领导、执法民警逐一签定执法工作责任状169份,层层压实规范执法责任。在县局层面,通过“智慧法鹰”平台运用、一键投屏、实时对讲等方式,全面掌握民警现场执法动态、实时关注提醒执法质态;在派出所层面,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效能,明确所领导坐堂值班、法制员跟踪保障等制度,根据警情、现场复杂程度实时调配警力、做好应急支援,帮助值班民警“减负”,实现接处警“增效”。各所队利用每日晨会,由值班所领导组织对前一天警情逐件过堂,剖析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难点,结合法制员每日巡查进行讲评,分析执法质态,先后发现整改执法问题176处。
四、“查”字贯穿,全面提高业务“水平线”。依托县局、派出所两级执法管理中心,强化执法源头管控,常态化实体运作警情前置管理工作,刚性落实“三个100%”,即所有警情100%落实综合指挥室实时监督、100%落实所领导当日初审、100%落实县局执法管理中心巡查。开展警情规范处置提升月活动,全方位闭环监督快速响应、规范处置、复盘回溯等工作,先后发现整改问题隐患876处。针对接处警不规范、调查取证不及时、群众满意度不高等引发的信访件,落实“一问题一对策”措施,全流程规范接处警和执法办案,从源头上减少新发信访案发生,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去年全局有责接处警、办案信访投诉同比下降18%。
(供稿:盐城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