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公安持续发力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连续三个月保持下降态势
  • 发布日期:2023-09-27 09:37

今年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出现明显反弹。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南通市公安机关按照上级统一部署,采取系列超常规措施,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百日行动”。自今年6月掀起打击整治攻势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连续三个月保持下降态势,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63起,抓获嫌疑人761人,同比分别上升255.14%35.2%。覆盖全市127个派出所的反诈劝阻宣教室累计对9197名预警群众开展“唤醒”工作,避免群众损失约2亿元。

压实责任,集智攻关建专班。为进一步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在南通地区的发展势头,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市委政法委组织成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专班“打诈办”,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当作最紧要的政治任务、最实在的群众工作、最迫切的治理要求,细化攻坚清单,厘清责任主体,全力打好攻坚战、整体战。“打诈办”统筹开展专项打击,深化反诈宣传、推进“无诈”创建、巩固提升防范能力,每月对发案数、万人发案率、“两卡”以及境外人员劝返情况进行通报。今年以来,先后对工作不力或问题突出的地区、单位下发工作提示函3次,开展专项督导2次,挂牌了一批涉诈重点乡镇街道,以督查倒逼责任落实。

技术反制,数字汇聚强预警。百日行动中,全市公安机关紧盯犯罪手段新变化,不断升级涉诈网址识别拦截系统、警银通跨行业数据交互核验系统、反诈劝阻“96110”等专业系统,根据涉诈用户的网络访问行为,进一步识别关键风险行为,强化涉诈风险预警。公安机关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数据汇聚,建立预警模型,细分紧急、高危、中危、低危四个等级,精准发现潜在受骗人员。依托市、县、所队三级指挥架构,建立网格化预警机制,24小时实施人工电话劝防和见面劝阻。同时,与辖区银行、保险、理财等金融行业构建反诈联盟,同步落实保护性止付措施,进一步完善涉诈资金快速止付、冻结和延迟到账等措施,最大限度控发案、降案损。

体系作战,精准打击全链条。百日行动中,不断磨砺打击破案尖刀,完善合成侦查中心、反诈中心一体建设,每案必研、每日必商,与网络、通信、金融等部门协同治理、同向发力,全力斩断违法犯罪链条。面对不断变化的电诈形式,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境内境外一体打击,境内快侦快打、境外取证打“回流”,不给犯罪分子存侥幸、留空间。行动以来,公安机关破案863起,同比上升255.14%,抓获电诈嫌疑人761人,同比上升35.2%,形成有力震慑。对滞留境外的南通籍涉诈人员,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思想攻势,敦促责令尽快回国投案。截至今年7月底,已劝返滞留境外涉诈人员519人。目前,全市政法机关已完成全市涉诈重点人员库建设,全面摸清了本地涉诈前科人员、滞留境外高危人员底数,为分级分类、“一人一策”、动态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筑牢防线,反诈宣传全覆盖。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重在防范为先,全市公安机关致力构筑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防诈反诈宣传格局,积极开展“百千万大宣防”活动,建起百名反诈讲师、千名反诈预警劝阻员、数以万计的反诈宣防志愿者组成的宣防队伍,通过“大水漫灌+精准滴灌”,全覆盖开展反诈宣防工作。目前,全市127个派出所均建立了反诈劝阻宣教室,对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或有潜在被骗风险的人群以及被深度洗脑的受害人开展沉浸式唤醒工作。各派出所还联合社区(村居),组织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等力量,对精准预警劝阻对象和诈骗案件受害人通过见面、电话或短信提醒等方式,开展“回头看”和二次宣防,防止随着时间推移导致前期宣防劝阻效果弱化而增加被骗风险。

 

(供稿:南通市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