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4-11-14 09:05
金秋九月,夏候鸟的“先头部队”——灰头麦鸡飞抵长江南岸的张家港,在此觅食、休整,为“一路向南”养精蓄锐,也正式拉开了今年候鸟迁徙的大幕。此时,从空中俯瞰“江海交汇第一湾”——张家港湾,繁忙的长江水道金光闪耀,绿水青山相互辉映。
在首批“国家生态市”、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沿岸完成植绿复绿2800亩,生产岸线占比压减至42%,生态岸线占比突破55%……
近年来,张家港警方积极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数智赋能实战,凝聚常态化治江合力,依托专业队伍、发动群众力量,全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建设数智化水域治安防控体系
“嗡嗡嗡……”8月7日3时,3架警用无人机在长江边平稳降落后,下一编队依次起飞,按照提前定制的路线自动巡航,24小时不间断监测长江水域周边情况。
张家港因水而生、依港而兴,拥有80.4公里长江岸线,域内大小河道7300多条。如何做好点多面广量大的长江大保护工作?张家港公安乘“智”而上、数智赋能,全面构建水域全覆盖、水陆相策应、掌控更精准的防控网络。
针对重点岸线、重要航道、旅游景点、滩涂等不同水域,张家港警方先后配备200余套雪亮平台前端设施。同时,他们整合汇聚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及临水单位自建前端感知资源,布建集红外微波感应、语音报警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围栏,全量支撑全市数字化水域作战平台,实现24小时水域监测“一网汇聚”“一图感知”“一键预警”。
以长江沿线为重点,以42个水运码头为支点,以沪苏通长江大桥、2个过江汽渡为纽带,创新打造数智化水域治安防控体系,为维护长江水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高效联动确保快速反应
“前方是生态岸线,风大浪急,请勿下水。”“家长把孩子照顾好,别走散了。”“这里属于长江水系,全面禁渔、不能垂钓。”
8月13日,在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里,张家港市公安局常阴沙派出所副所长茅庆平正联合渔政等部门力量在景区开展巡逻宣防工作。
亲子研学、露营骑行、田园马拉松,近年来,依江而生、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首屈一指的新型旅游网红打卡地,每到夏季,游人如织。
入夏以来,张家港沿江各派出所将长江大保护宣传融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立体宣防攻势中,推动平安守护和生态保护齐头并进。
自2018年长江张家港段成为“生态岸线恢复”和“十年禁捕”的第一批试点开始,张家港警方就不断深化与水利、渔政、海事等涉水行政执法部门的联动协作,紧盯捕捞、运输、销售全链条,充分发挥“1分钟预警调度、10分钟就近执法力量到场、20分钟联合处置”的快速反应效能,构建完善“岸、水、空”联动、“巡、查、宣”一体的长江大保护机制,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打防宣格局。
吸纳专业力量提升生态保护效能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野生动物来到张家港“安家落户”。早在2018年,沿江各派出所党支部就联合村(社区)、退捕渔民组建“蓝盾护江”党建联合体,共同致力于长江禁渔工作。如今,这支队伍已发展成为拥有1650名志愿者的生态环保力量。
为更好守护长江沿线生态,张家港警方积极吸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高等院校等部门专业人员,就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前沿知识为护江队伍赋能充电,并为岸线巡查、水域管理等工作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推动生态保护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护江队伍则充分发挥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各部门、各科研队伍开展水质检测、植被土壤检测、生物多样性检测等各项调查工作,实现生态保护工作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从最初的长江禁渔,到生态岸线修复,再到如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每一年,张家港警方都根据生态环境调查评估结果,动态调整“长江大保护”工作重心。
张家港市不仅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最新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中,物种数量也达到了1216种,还记录了39种珍稀保护物种和中国特有物种……一幅碧水如兰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供稿:苏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