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3-27 10:14
向“新”而行,何以苏州?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苏州连续5年蝉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连续4年成为全省民营企业心目中的“最优营商环境设区市”。
优越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而“法治”则是公认的营商环境“最硬”内核。2024年以来,苏州公安“警”跟发展,聚力营造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和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苏州上榜“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写下生动注脚。
专业服务 织牢护企“一张网”
“感谢民警为我们日夜奔波、辛苦调查,不仅化解了这次管理危机,还帮企业筑牢了‘防火墙’!”近日,吴江某知名企业负责人王女士来到吴江区公安局盛东派出所表示感谢。
之前,盛东派出所通过警企工作站的涉企案事件预警防范平台,定期梳理发送风险隐患预警提示。王女士接到提示后,立即开展摸排,发现企业存在内盗行为。盛东派出所会同经侦大队介入调查后,不仅快速破案,帮助企业止损1000余万元,还指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为进一步畅通警企沟通渠道,及时为企纾困、排忧解难,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安商护企“无事不扰、有问必答、有呼必应”。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金针前哨”警企服务站,搭建经济犯罪报案直通车、快接快处涉企警情,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和“个性化”解决方案;常熟公安在企业聚集区、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区设立了26个“经管家”警企服务站,形成了覆盖当地5168家企业的经侦服务“一张网”。
在全市,347个各具特色的警企服务站、工作站设立在产业园、创业园等企业聚集区,在全市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展现公安担当。与此同时,苏州公安还将警企服务站延伸至线上,吴中公安分局南区派出所搭建“警企服务站”线上服务平台,整合公安、市监、司法等多部门资源,通过AI智能分流转办,非公安类诉求可直达对口部门,为企业提供“一键式”的便利、“一站式”的服务。
机制牵引 守好兴企“生命线”
去年初,相城区某民营企业的商业秘密疑似泄露,让这家“行业翘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通过预约报案机制,相城警方第一时间掌握线索,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破案攻坚,及时查扣外泄的软件、图纸,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破案后,企业加足马力、扩大生产,依法纳税额同比增幅近3倍。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生命线,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发展。作为部、省首批侵犯商业秘密案受立案试点城市,市公安局统一部署推进侵犯商业秘密预约报案服务中心建设,首推侵犯商业秘密预约报案机制和“一站式”商秘法律援助服务,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侵犯商业秘密预约报案服务中心10个,累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超20亿元。
知识产权犯罪的手段隐蔽且不断翻新,司法实践中存在取证难、定性难、数额认定难等现状。苏州公安以全市124家驰名商标注册企业和939家知名商标企业为服务对象,建立名企专项服务机制,开展线索收集、建议提醒、法律咨询等工作,有效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安全。此外,对“专精特新”“独角兽”“瞪羚”等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建立“一企一档”保护名录,不断健全与检察院、法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部门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积极沟通、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市公安局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全力服务支撑案件办理。”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顾雪龙说。
数智赋能 垒实安企“压舱石”
不久前,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某精密制造企业的车间内警报声响起,与此同时,一条黄色预警信息在张家港市公安局锦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大屏上弹出,并被同步推送至消防、安监等部门。
收到预警后,社区民警姚怡丰会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迅速赶至现场。经排查,原来是由于静电导致生产中的粉体沉积,堵住了散热器,造成车间内温度高于正常值。工作人员立即采取疏通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压舱石”。上述案例之所以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得益于张家港公安“物联网+AI”的智能预警调度平台。该平台融入“数字派出所”建设,直连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实现24小时在线的物联感知、精准预警,并通过“公安吹哨、部门报到”,打造出安全监管闭环。
在全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服务保障企业发展风险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手段,创新研发“苏州危爆”“苏易通”“信息护盾”等多款智慧服务平台,协助民营企业健全风险隐患超前预警预防制度,联动其他部门建立综合监管、综合检查、管执联动等工作机制,及时发现企业内部苗头性、系统性的问题和风险,最大限度地把涉企风险化解在初始阶段。
在苏州高新区,新上线的AI数字警察“小新”,不仅能够对近期涉企风险、安防要点进行梳理和提示,还能绘制趋势折线图。根据“小新”的提示,社区民警可及时调整工作重点。目前,“小新”已接入执法指引、工作规范等27类287份知识库,支持27类问答类型。
“抢抓AI发展窗口期,大力推动‘数智公安’全面升级,新建一批智能前端、新增应用场景和智能模型,不断拓展科技装备在一线实战应用,为公安工作现代化服务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市公安局大数据建设应用支队负责人介绍。